Author: slxl

当事人在咨询过程中该有的状态(当事人必看)

心理咨询是一个咨访双方配合的过程,当事人尽力的做到以下几点,会对自己充分利用心理咨询,以便让自己尽早好起来,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请在咨询前详细阅读以下条目,若有疑问,请一定向咨询师询问)
 
1:因为改变的基础是建立在发现的基础上的,所以咨询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当事人理解自己,只要理解自己,改变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2:因为,咨询师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当事人理解和发现自己,所以,在咨询过程中需要当事人大量的表达自己。咨询师在当事人表达的过程中会尽力的倾听,当咨询师有所理解当事人的时候会作出反馈,,当还没有清晰的理解的时候,可能会保持沉默

3:咨询过程中,当事人的主要职责是不带审查地自由的报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4:咨询过程中,当事人在自由的报告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的时候,需要同时反思自己所报告的内容,咨询师评论的内容,以及观察反思咨询双方的互动过程

5: 因为咨询师主要职责是帮助当事人理解自己,所以咨询师一般不会对当事人的生活事件作出过多的指导,建议与干涉

6:为了咨询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当事人需要禁止并意识到自己的以下行为
a:自杀与自毁—本机构不是专业的危机干预机构,任何的自杀自毁行为请当事人寻找这方面的专业机构解决,当事人作为成年人有足够的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当事人承诺任何的自杀自毁行为被视为咨询关系的自动终结

b:撒谎或者保留信息—刻意的回避某些让自己难堪或者羞耻的话题

c:对咨询会谈很少的投入–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咨询保持着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d:物质滥用–任何的物质滥用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伤害,若有物质滥用情况,在咨询关系开始前,参加戒用治疗

e:用一种改变了意识形态的状态来参加咨询—比如大量的饮酒后来参加咨询

f:过度的打电话给咨询师或者侵入咨询师的生活—咨询师需要有足够的稳定安全平稳的外在环境才能开展工作

g:不付费或者安排了却不能付费—咨询师出租自己的时间,提供咨询师的心理能量来为当事人人格重新发展提供消化和整合的力量,从根本上说心理咨询是一个商业行为

h:同时见好几个咨询师–若是如此,当事人需要反思观察自己的不确定以及不信任感,或者与咨询师一起讨论这事

i:在会谈中浪费时间,琐碎化—当事人在会谈中把咨询师仅仅当做一名被吸引的听众,大量的谈论生活中的琐事,并且在谈论自己的生活事件时候毫无自我觉察,自我探索的力量

j:在会谈外总是制造难题–比如常常临时取消咨询预约

k:慢性的,把咨询当做一种不是自我发现,自我了解自己的行为活动,而是把咨询当做一种“移情性好转”的场所—因为生活中当事人缺乏被人关注,而咨询师的全情关注,会让当事人在自恋上迅速获得满足,然后出现症状减轻

l:在咨询过程中会根据当事人的个人特点,适时的加入需要加入的设置条目

当事人签名             咨询师签名 

日期                   日期

精神分析是“shi”

印象中自与精神分析结缘开始,身边总有人不断地提问—精神分析是什么?而我在茫然中挤出来的答案,也一直是变化的。似乎任何一个词或句一旦用来形容它,那个词或句就成为了对精神分析的误读,,,

带着这样一种惶恐,我仍然决定写一篇试图解释精神分析是什么的文章。这样矛盾的心理恰如精神分析的言说本身一样,“无意识并没有言无不尽”,“真理永远只能半说”,语言并不能将我们所有想要表达的全部倾泄而出,但无意识的悖论恰好在于—-说不出来的东西必须说

我所描述的精神分析,并不能让读者看到它的全貌,但灵感一划而过留下的痕迹,已经完全将我捕获,我不得不跟随它的指引,去试图阐述我所理解的精神分析。与其说是一场解读,不如说是一场自由联想吧,,,,

精神分析是“始”。在分析中,会有无数次的相遇。分析家与分析者的无意识在某个瞬间相遇,并通过语言将其铭刻在象征秩序中。而最初的相遇,也是转移(移情)的开始,依此才有无意识欲望的搬演。
在这个初始的相遇的时刻,分析者早年的压抑,那些被剥离表象的情感,在这一刻,与分析家这一表象完成链接,正是这种错误链接的建立,构成了精神分析的转移。转移是精神分析的核心,围绕它,才有分析的可能。

精神分析是“室”。精神分析的前提是必须为分析者的无意识提供一个绝对安全、隐私的密室,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不会被传播到二人之外的世界。也只有这样绝对的安全和隐私的环境,无意识才能慢慢放下防御和伪装,让它的真相在分析中得以显现。通过这一实在的场景,进入到另一场景去,打开无意识言说的空间。
另外,分析家,而不称其为分析师,因为它不仅包含分析师这个人,还意指着它为分析者的无意识提供了一个随心的创造空间,围绕他,分析者可以创造出一个容纳爱恨情仇的空间,这个空间将症状安置下来,通过反复的言说,去降低症状的兴奋度,使其脱落或松弛。

精神分析是“世”。精神分析是从分析家与分析者的二元关系的世界中,演绎出三元、四元……甚至多元世界的精彩。分析者不仅是在对着分析家言说,也是对着分析家背后所代表的另一个人、另一场景在言说。如果将分析比喻为“坐井观天”的话,坐在井里看到的天,与井外的天,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同一片天。分析中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一样,也会出现暴风骤雨,它并非是一个真空的没有伤害的避风港—只不过在这里上演着一场可忍受的挫折而已

精神分析是“时”。无意识具有开合的时间结构,但它并不总是打开的,只有在自由联想的某个时刻,无意识才会在瞬间打开,冒出来,之后又立即处在闭合状态。这是一个敏感的时刻,分析家应能把握这一时刻,并将其信息返还给分析者,让分析者听到来自无意识的语言。
无意识的脉动在自由联想的言说中起伏,时而微弱,时而猛烈,拉康派的弹性时间的设置恰好加速了无意识的制作,也加速了脉冲的频率。
另外,弹性时间也是一个标点,一个非语言性的解释,分析家通过不同的叫停时间,完全可以为分析者的无意识去铆定一个特殊的意义。因此,拉康说,“一个好的间断应该是能赋予话语以意义”。例如当在分析者滔滔不绝的时候突然叫停,有一个阉割和挫折的效果,分析者会在感到痛苦的同时,去思考停在这里的意义;而在分析者经历困难时的延长叫停时间,也给了分析者一个抱持。
时间本身不具有意义,但通过不同的叫停时间,时间便可以被感受为“无情的利刃”或“温暖的棉被”,具有了语言的功能。

精神分析是“拾”。精神分析的工作,是通过分析者的自由联想而展开。而分析家所做的,就是通过悬浮注意,在分析者自由联想的海洋中拾贝,为他拾起某个关键的字、词或句子,并将其返还给分析者。当分析者听到从分析家那里以一种颠倒的形式,被返回来的无意识信息时,或许会展开新的联想,或许会形成一个歧义性的效果,而这个新的领悟,使原来围绕这些词语的固定意义得以消解和松弛,产生新的意义。
“无意识象语言一样构成”,且无意识并不在深处,它就在语言的裂缝中会被拾得,在陈述的梦里、在眼前的症状中。但它总是一闪而过,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它又会从别处不断地返回,象个无家可归的流浪的孩子一般。当它被拾起的瞬间,也被语言重新赋义,为他在能指的秩序中,重新找到了一个新的容身之地。

精神分析是“匙”。精神分析是我们自带钥匙在寻找锁。那个锁就包裹在症状当中,在我们的言说当中,它是一个谜。当我们找到它的时候,就是找到问题的时候。“症状保持着因代表真实的某种爆发而来的模糊。实际上它就是真实,与真实同出一料,如果我们唯物主义地提出真实就是在能指连环上组成的东西的话。”也可以说,问题本身便是答案。而这把神奇的钥匙便是分析中来自分析者自己对无意识的回溯性建构,只有当症状的意义在言说中被制作出来,症状才有脱落的可能。
在这当中,分析家既不提供意义的指导,也不锁定症状。他相信钥匙在分析者手中,只需要帮助分析者将真实言说出来,当意义被听到的时候,症状之锁便被悄然打开。

精神分析是“识”。“是什么保证精神分析家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呢?拉康说,是摆在真理位置上的知识”。通过分析,帮助分析者寻找一种知识。它不是来自书本的知识,也不是分析家对分析者进行意义的喂养,而是分析者通过言说,回溯性地建构出来的无意识的知识。拉康特别区分了真理与知识的差别,他指出,真理是一种缺失,它永远不在现场,永远都只能半说,是怎么掏都掏不尽的能指。正因为它的缺席,知识才得以替代它的位置,知识包裹着无法言说的真理。然而我们需要确定性,知识便补全了真理的缺席位置,提供了这样一种确定性。

精神分析是“视”。视,亦作看。有人将精神分析的领悟过程分为几个阶段,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过程。我一开始对此充满疑问,第一个看和最后一个看,都是在“我思”的框架下,“看山还是山”并没有比“看山是山”高明多少,仍然有可能从“看山还是山”反转到“看山不是山”。直到某天得一老师点拔,我才恍然大悟。他认为,“看山还是山”,尽管仍然没有跳出“我思”,但看的位置已经发生变化。相当于“我看到:我看山还是山”,若借用“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来说,可以理解为,分析到某一个阶段的“我”,既是桥上看风景之人,也是楼上看“我”之人。位置的变化,决定着心境及思想的变化。而精神分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不仅在看风景,也能够看到“看风景的我”。

精神分析是“史”。“孩子一出生,即伴随着一个外部强加的、先置的、家族的和父姓欲望的历史”。症状本身也是由家族的历史构成,它是家族历史的神话。有一种说法“三代神经症,才能培养出一代精神病”,症状在家族的历史中通过漫长的时间被传承下来。它是一种密码,也是一座监牢,关押着家族中不被言说的秘密。它一旦在家族中某一孩子身上显现,便代表着,父姓的欲望隐藏在症状的背后,家族的成员可能在享乐着孩子的症状。
症状之所以顽固地被传承下来,因为它本身既是痛苦,也是享乐,让人欲罢不能。享乐并非快乐,而是痛苦的重复。精神分析的使命,就是为这些症状解密,它企图打破家族历史的神话,创造一种奇迹,让症状所囚禁的秘密得以释放。如果强迫性重复是历史的宿命,通过分析至少能让它呈螺旋式上升,让症状得以从轮回中走出。

精神分析是“释”。从弗洛伊德时代开始,精神分析就是围绕释梦和自由联想进行。精神分析的解释,更注重的是分析者自已对无意识知识的建构,建构出一种“既非真亦非假”的现实,亦即自己通过言说获得的解释,而非分析家提供的解释。分析家的解释是一个“替代性内省”,不能过度的喂养,否则分析者便可以停止思考,等着喂养就行了。“症状是一条贪吃的鱼,越是用意义喂养,越是肥大”。
分析中言说的目的,是整理那些混乱的无意识材料,通过解释,将其结构化,使之有序地被存放。分析者通过长程的分析,渐渐地获得了一种能力,那便是使自己的无意识结构化,即解释的能力。因此,分析并不是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

精神分析是“弑”。弗洛伊德借用的俄狄浦斯神话及原父神话,都是一场关于弑父的神话。他企图借用神话中的弑父,来解释孩子在经历俄狄浦斯期时,想要杀死父亲独占母亲的幻想。只是这个在幻想中被弑的父亲,通过转移中不断地被替换,不再是真实的父亲,可能是生活中某个他人,也可能是分析家。然而这个“弑父”的幻想,只有通过言说才能兑付出来,否则只会让它压抑成症状或行动化。
弑这个词,除了弑父的含义之外,还有弑君的意思。“即使是再和谐的家庭,总有暴君施暴政”,这个暴君,指的是语言。在婴儿时期,当父母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说“你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你应该要如何如何做”、“你不可以如何如何做”,孩子接收到这个信息,并认同它,这个时候,语言的异化便开始了。
这样的语言,曾经给予我们保护,让我们免受伤害,少走弯路。然而,随着我们需要去经验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时,这些保护过我们的语言,尽管曾经是我们的“恩人”,却在某个时刻,它变成了“暴君”,变成了使我们痛苦的源头。
精神分析从来都不是一个朝圣的过程,它并不鼓励孩子必须把一切献给共同体,献给父母。相反,它鼓励我们应为自己保留一部分,接受那个与他人不同的相异性,它鼓励我们直面那个使我们痛苦、限制我们自由的暴君,唯有在语言中抵抗它,杀死它,才有获得破壳重生的机会。那些曾被暴君囚禁的相异性的语言,在一个接纳的环境里,才得以被释放,重见天日。

精神分析是“尸”。精神分析,也是一场借尸还魂的表演。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对转移的分析。而在分析中发生的任何情感,都是一个转移的效果。在转移的作用下,分析家便充当了这个“尸”,让分析者得以将早年被剥离表象的情感得以还魂、复活。
因此,分析家必须处在一个“尸位”,他成了一个“空无”,他的在场并不干扰到分析者的自由联想。而围绕在分析家身上的爱恨情仇,不过是一个错误链接,是与那个重要客体的情感的重演和借尸还魂,通过分析,最终得以“尘归尘,土归土”。

精神分析是“屎”。屎,粪便的俗称。粪便通常被看作是愚蠢、肮脏的剩余。但在婴儿眼中,“粪便被看作是献给妈妈的礼物”,3-5岁大的孩子,通过自己对大小便的管理,努力去迎合父母的要求。粪便既是珍贵的礼物,也是纯粹无用的剩余之物。而分析中的知识建构或分析家的存在,也同样经历着从礼物到无用之物的命运。
—拉康强调在分析治疗的过程中,分析家始终受制于一种进行性的存在的丧失,随着分析的进展,他逐渐变成一种纯粹的剩余。分析者欲望的原因,在一轮又一轮的循环中,分析者最终需要将分析家如同粪便一样的排出,来完成分析的结束。

精神分析是“失”。当我们在感受缺失、丧失时,这个失有可能是客观的现实,也可能是主观的建构。弗洛伊德说,外在缺乏本身并不会致病,而当它针对着主体坚持要求的唯一满足时,此种缺乏才会造成疾病.“主体在成功时发病”。面对缺失是分析中不可绕过的道路,主体需要忍受挫折,有所“扬弃”,才能在缺失中获得新生。
分析中,必须得面对无数的“失”并忍受它带来的痛苦。而分析的结束,就是能够接受那个根本性的丧失,接受那个已经作为如粪便一般成为无用之物的分析家的丧失。如同俄底浦斯情境一般,孩子最终经由父亲的象征性阉割,放弃成为母亲欲望的对象,才能将其在乱伦欲望中解救出来。孩子需要接受这个丧失,才能成为其自身,发展出自已的欲望。

精神分析是“适”。精神分析并不帮助我们免于受挫折的干扰,并不提供一个真空的避风港。相反,它要求我们不断调试自身,以适应挫折。挫折是对于要求的不满足,也联系着缺失、丧失之痛。     弗洛伊德说“正是挫折让我们生病的”,但他也强调“分析家必须去维持挫折”。可见,挫折在精神分析中,被看作是有重要意义的。
比昂认为,心理发育最关键的是,这个人是否决定逃避挫折还是忍受挫折。正是挫折让我们发展出思想,这种在精神分析体验中获得的思想,不同于书本中的知识,它能够帮助我们去对抗和适应生活中的困难。也正如科胡特所说,恰到好处的挫折使患者将获得最理想的、新的自体结构,已有的结构也会得到巩固。恰到好处的挫折,能提高精神结构的耐受性。
挫折让我们生病,也帮助我们治病。分析家需要维持一种恰到好处的挫折,既不让挫折来得太狠,而又不使之毫无感觉,而是循序渐进帮助分析者提升适应挫折的能力。

精神分析是“是”。“是”,英语中的“Being”,也有“存在”的意思。精神分析就是一场向存在的发问,关乎“我是谁”“我来自哪里”……一系列围绕着自我意识的问题和解释。
这些关于“我”的自我意识,它的建构受制于他者的欲望。人的欲望即是成为他者欲望的对象,欲望我所是的价值与另一个人所欲求的价值相等,亦即被承认的欲望。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自我意识只有通过相互确认来实现,一个人成为主体是因为有另一个主体如此承认了他的地位。
精神分析的工作象剥洋葱一般,将包裹着我们的自我意识层层剥离。自我意识渐渐地接近空无,这种空无既是丧失之空,更是孕育之空。只有经历了“无”的过程,才能随心地创造“是”。

精神分析是“诗”。拉康曾提出,什么是精神分析学的阐释,使我们为无意识的赘述找到一条出路?他指出了向诗歌引证的观点,用“一个空洞的词”来回答,这个词根据“意义的效果,但却是空洞的效果”的诗来打造。
诗也是抽象的思想,正是思想帮助我们去忍受挫折感的。越抽象的思想所容纳的意义往往更为广阔,这些抽象的思想不同于我们从书本中读到的,而是通过精神分析的体验所获得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自己的诗和思想。通过言说,这些抽象的思想得以被命名,思想经由命名被开光,精神世界的智慧瞬间被点亮!
诗给了欲望以象征的中介,这个中介即是语言的诗意地。“人,诗意地栖息!”,而精神分析,本身就是一片诗意地,无意识置身其中,在思想中飞翔,在言说中栖息!

若将这些“shi”川流成河,那么精神分析将会是这样流淌的:
无意识自转移开始,在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密室中,在自由联想的世界里,在无意识打开之时,拾起关键的钥匙,去启开知识之门,以一个新的视角,赋予主体的历史以解释。唯有弑除阻碍欲望之暴君,使其成为死亡之尸,经由言说将它如屎般排出,完成丧失并适应了丧失之痛后,无意识才得以是其所是,谱写存在之诗歌!

上饶深蓝心理咨询精神分析小组(第三期)成员招募

上饶深蓝心理咨询精神分析小组(第三期)成员招募

前言:
本质上说,佛洛依德是一个反潮流而动的代表人物,一百多年前,在全世界面对工业化浪潮汹涌而来的时候,当时代试图把每个人变成工业流水化生产线上一颗颗螺丝钉的时候,当自然科学尝试着条块化解释一切的时候,他告诉我们—每个人是每个人,每个人只是TA自己

在象征意义层面精神分析学习小组也是个逆潮流而动产物,,
在大部分人匆忙而躁动的年代,我们些微的几个人,安静一隅,跟随大师的脚步,穿越人类历史以及个人历史的风云浩荡,去发现一些遗留的真相

也正基于此出发点,所以本学习小组对加入成员的希望是
1:希望你对成功的概念不是迅捷与快速,希望你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2: 希望你进入这个领域只是因为对他人或对自己内心感兴趣
3: 希望你感兴趣的不是知识或者心理学所谓的光环以及外在可能的利益
4: 希望你不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因为我们要进入自己或者他人的内心世界,里面也许有很多阴影与黑暗
5: 我们不担心你或者好为人师或者沉默寡言的性格,但是我们担心你完全忽视自己内心世界的另一个自己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6: 你的自恋在这里将被得到保护,你的即便是毫无逻辑道理的观点在这里将被得到珍视,同时我们希望你把这样的保护和珍视传递给小组其他成员
7: 我们都知道,是否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并不是你能否开展实际咨询的能力标准,所以你是否是心理咨询师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在意的是你的内心是否常常涌现出对人性“为什么,是什么”的发问

小组活动内容
1:在整个16周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只精读一本书《人格的面具–101种防御机制》
2:防御,说的直白点就像是地球的大气层,人体的皮肤,国家的军队,可以说没有防御,我们就没有办法在心灵层面活下去
3: 整个读书的过程,既是让我们明白人类是怎么活下来的,更是让我们自己明白,自己这么多年是怎么活下来的一个过程,TA会让你明白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在隐藏什么,掩饰什么,坚守什么,困顿什么
4:必须提醒的是,这不是一个让你舒服的过程,精神分析会深入你的内心世界,或者让你痛哭流涕,或者让你悲从心来,或者让你醍醐灌顶般的欣喜若狂,
5:再次提醒一遍,这本书,虽然内里温情脉脉,盈盈一水,但浮于表面的是一把冰冷的刀锋,刀锋掠过,冰冷彻骨。
6:鉴于本书内容的金属属性,所以小组不做过多的个人分析,小组带领者会在一种保护的气氛下缓慢展开

小组的设置
1,小组成员6–8人,活动期间不会加人,当然我们也希望不减员
2,小组活动11月上旬开始,活动16次,每次两小时,具体每周的那一天成员召集后具体讨论,节假日顺延下周
3,小组成员的收费每人800元,中途退出者费用不退
4,小组成员若有两人同时在某天请假,则当天活动取消,顺延下周
5,小组活动与临床咨询设置相同,请假者请提前六小时通知,否则不予认同

小组带领者的介绍
1,颜毓飞,主要工作取向:精神分析,现在工作单位:上饶市深蓝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2,培训经历,辗转于南昌,合肥,杭州,长沙,武汉,
3,需要更多了解我或者我们请查阅我们的网站 http://srslxl.com
4,我的电话:0793–8278723

PS:提醒下老学员,本次活动因内容较多,故活动周期为16周,请妥善安排时间,以免冲突

另:银行转账,款到确定小组名额  民生银行6226 2278 0013 5224 郑

好好活着是最好的怀念

老师:

你好,我是一名上大三的女孩,暑假回家,爸爸突然病重,我好害怕。
其实,我家只有我和爸爸两人,妈妈已过世十几年了,是爸爸把我养大的。虽然自从妈妈去世后我的脾气变得很不好常和他吵架,可是我知道爸爸是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只是,爸爸的病太多太重,以至于就算有钱都没法痊愈,医生说要做好心理准备,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不行了。

现在,家里有叔叔在照顾爸爸,我开学回学校了,可我想回去,守在爸爸身边。在我心里,爸爸就是我生命的支柱。
还有,我是养女,爸爸妈妈没有其他的小孩。我一生下来就来到这个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特别疼我,生我的人找过我,可我对他们没感觉。从小我就想,要是我真是妈妈生的该多好。可是,妈妈走了,奶奶走了,爷爷走了,现在轮到爸爸了。我每天晚上做梦都梦到爸爸,有时梦到他健康的样子,有时梦到我找不到他了,哪里也找不到。

去年我找了男朋友,春节时还带他去了我家,本想多了一人家更像家了,可是爸爸又病了。可是我就是不想失去爸爸,没了他,家里的院子就空了房子也空了,花花草草就没人照顾变成野草了,我也就变成了没人要的孩子。我不想这样,我想跟爸爸在一起!
爸爸一直不愿意我上学走得太远,可能他怨我走得这么远,可能他认为我觉得上学比他重要。其实,他不知道,没有了他,我上学就失去了意义。即使那个家很破很不完整,那也是我的家,没了他就没家了,什么也没了。

这个世上就将剩下我一个人,我会很想很想他们。有时,在梦里我都忘了爷爷已经不在了,醒了以后更想,为什么爸爸也要这样,我不想这样。为什么他们都要离开我。爸爸即使是头脑不清醒时,也想着我。
现在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一旦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不想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孤孤单单的。我有时候觉得即使我现在没事,不久以后也可能得什么病。有时觉得身体轻飘飘地没有力气,也许根本不用我自己动手。

男友很爱我,给爸爸看病的钱也时他家出的,他父母对我也特别好,可是我舍不得爸爸,舍不得那个随时都可能没有了的家。是我自己不想面对,为什么我的人生要不断面对,要背负为什么我就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难道这个世上真的有宿命吗?
                                                                                                              阿雪

阿雪:

你好!
读你这封信真令人难过,我读了几遍每一遍都忍不住落泪。

好像是,我能切身地体会到你所说的,“现在我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一旦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阿雪,你说“不想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孤孤单单的……也许根本不用我自己动手”,这段话给我的感觉是,你的意识和身体,好像都想追随你的至亲的亲人而去,是吧?

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任何人接二连三地失去至亲的亲人后,都可能会出现和你一样的心理。这种心理,是源自爱,是我们渴望与亲人同甘共苦,渴望永远和他们在一起。
但是,这种“爱”,是出自我们自己角度的考虑。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我们忽视了重要的一点:至爱的亲人在离开我们之时,他们一定会祝福我们,希望我们好好活下去,并且把他们命运中失去的那一部分,也给活过来。
我们要尊重他们的这种爱,这种期望。
好好活着是最好的怀念       生命一直在轮回,同时,一直都有光在。
爱一个人,就会渴望和这个人永远在一起,渴望与他同甘共苦。但是,这个人突然去世了,我们怎么办?

通常,我们会产生两种幻想:第一,我们容易想,如果我做了什么,亲人就可以不死;第二,死去的亲人在那个世界很孤单,希望得到我们的陪伴。
    
因为第一种幻想,我们很容易自责。因为,当我们幻想“如果我做了什么”时,那事情的另一面一定是我们没有这么做。由此,我们会陷入深深地自责,开始觉得,自己应该为亲人的死亡而负责。
如果亲人是意外去世,这种自责最容易出现。因为意外就是偶然,一个人的命运似乎在一瞬间就被很小的偶然给夺走了。那我们难免会想,假若我随便做点什么,打破了这个偶然的链条,他就不必死了。但是,我恰恰没有做什么。那岂不是说,我应该为亲人的意外死亡负责?
这种自责,可以说是一种幼稚的自恋。因为我们夸大了自己的力量,却忘记了,决定死亡的,是比我们远为强大的力量。

阿雪,从信上看,你预料到了爸爸这一天,这算不上是意外事件。但是,你和其他人一样,也有了第一种幻想,并因这种幻想而出现自责。你写道,“可能他怨我走得这么远,可能他认为我觉得上学比他重要”。
你用了“可能”这个词,这让我感觉,这只是你的想法你的猜测,爸爸未必这么想。并且,就算爸爸以前这样责备过你,那也是与爸爸即将面临的死亡没有关系的事情。你就算曾经做过让爸爸不快,甚至对不起爸爸的事情,那与爸爸即将面临的死亡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事,你不必因为这些微不足道的事,而责怪自己。
如果爱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去世后,我们一定会自责。这种自责,既是源自我们的自恋,也是源自爱。因为,我们通常以为,爱就是同甘共苦,既然,爱人已经经历世界上最大的苦——死亡,我们是不是也要同样受一些苦呢?所以,当亲人离世后,我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各种办法让自己也生活得苦一些,好像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他,对得起彼此的爱。

譬如,我一个朋友,她的哥哥突然遭遇意外去世后,她莫名其妙地离了婚。丈夫和她很恩爱,她之所以离婚,并非是因为这个婚姻的需要,而是因为她要与哥哥“同甘共苦”的需要。她自己摧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把自己陷入很苦的一种境地,好像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她的更苦的哥哥了。
阿雪,你会不会也这样?想着爸爸即将离世,于是不再想与男友的幸福未来,甚至还会做一些事情,阻碍甚至摧毁你们的幸福未来?

你在信中写到:“我有时候觉得即使我现在没事,不久以后也可能得什么病。有时觉得身体轻飘飘地没有力气。”这听上去,也像是源自同甘共苦的渴望。相比我的那个朋友,你更苦,你至爱的亲人的离去太多了,所以你同甘共苦的动力更强,你甚至都有点渴望得什么病,那样就可以和他们在一起了。
阿雪,你的这种心理并不罕见。实际上,我们常听到,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一个人得了什么病去世了,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个人也得了同样的病而去世。他们的身体,可能和你目前的身体一样,想与最爱的人同甘共苦。
这样的事情很容易得到世人的惊叹,甚至还会被媒体和小说美化。但是,当我们想与死去的亲人同甘共苦的时候,我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死去的亲人不希望我们这样做。
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发现。在亲人离世之前,假若我们陪伴着他,并听到他对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那么,这最后一句话,基本上都是亲人对我们的叮嘱和祝福:我就要走了,但你要好好活下去。

这最后一句话至关重要,有了这句话,我们的第二种幻想“死去的亲人在那个世界很孤单,希望得到我们的陪伴”就会被打破。我们想追随死去的亲人的自杀或自毁的冲动,就会大大地减少。
好好活着是最好的怀念 
阿雪,你信中说,妈妈去世时,你还小。那么,爷爷奶奶去世的时候,你还记得他们对你说的最后的话吗?如果你当时不在他们的身边,那么一定有亲人向你转告过他们对你的叮嘱吧?那些话,他们是怎么说的?
你要记住这些话,这样才是真正对得起他们,才是真正的爱。
我们很容易只沉浸在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幻想中,自以为死去的亲人希望我们怎么样,但却忘记了他们对我们真切的叮嘱。如果真是这样,那才是对爱的误解。

还有你的爸爸。他春节病重的时候,见过你男友的吧,他是怎么对我你说的?或者,在他意识清醒的时候,他最后是怎样对你说的?你要记住这些话,而不要只是沉浸你的痛苦和你的幻想中。
妈妈、奶奶、爷爷都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爸爸也即将去那个世界。但是,他们在去的时候,都肯定祝福过你,希望你好好活下去,把他们丢掉的那一份也给活过来。阿雪,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是不是?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中说过,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你的爸爸即将走了,但就算那一天真正来临,他也并非是绝对的离开。他的精神,他的音容笑貌还驻留在你心中,还留在你的家中,还留在你的记忆中。并且,尽管他不是你的亲生爸爸,但你心灵的血脉中,却流淌着他的血液。你是他的女儿,只要你继续活下去,也就相当于他的生命仍然在继续,不是吗?

阿雪,你的生命中,遭遇的打击太多了。先是被亲生父母抛弃,接着你的妈妈爷爷奶奶也不断离世,而爸爸也将离你而去。但是,反过来看,你是多幸运啊,你总能得到最难得的爱。亲生父母把你送人,但你得到了爸爸妈妈一家的爱。现在,你又获得了男友和男友一家的爱。
死亡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左右的,但爱却是。你看到了前者,也须看到后者,后者也同样是你的命运。

阿雪,我想,或许最重要的不是劝你乐观,而是希望你不要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总是自己想亲人希望你怎么样,爸爸希望你怎么样。
相反,你应回到真实中,记住你的亲人对你说过的那些真实的嘱咐,也要记住爸爸对你说过的真实的嘱咐。
他们肯定都是在祝福你!

诚实(3)—如何诚实

A
诚实是诚心诚意的朝向真实,其呈现取决于我们对真相的意识程度。因此,诚实并不等同于“真实”,也不意味着总是前后一致。
打个比方说,当我们说,我喜欢你的时候,只要当下是诚实的全心全意就好;或许过一段时间有了新的了解,不那么喜欢了,那就说不喜欢。这虽然不一致,但都是诚实,诚实并不代表不变。显然,每个生命的当下都是不同的。
 

B
要诚实,但是不要出于道德去诚实,而是出于对生命的理解和信任而诚实。
出于道德诚实,是缺乏根基的,你会抱怨,别人都不诚实,我为什么要诚实?因为道德都是给人看的,道德受不了赞扬的缺席。
道德并不总是高尚,道德代表的是主流价值观。一方面,主流价值观是不断变幻的,又常常被政治生产和利用;一方面,人们追求道德很多时候是在追求“自我形象”,以及期待因此而被接纳和尊敬,“德高望重者”为了自己的名望而做出残忍卑鄙的事情,自古以来都不罕见。
或许最大的不道德,是成人对孩子的不诚实。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他发现父母要求他们诚实,自己却并不诚实,而且父母总在利用自己的诚实使自己不利,所以,他们很快学会了隐瞒。再长大些,他们又学会了夸张,学会了轻诺,他们开始利用别人的信任和诚实。所以,没有比对孩子不诚实更具破坏性的事了,那不仅是对孩子和自己连接不利,不仅是对亲子关系不利,也是对整个社会形态以及人类意识的破坏。
 

C
非常重要的是—诚实是对自己诚实。你依旧可以选择要不要对别人坦白,但你对自己是完全坦白的,包括所有的想法和行为,行为总是明显的,想法有的明显有的暗自,有的模糊,但无论怎样,你对自己是坦白的。
真正的坦白需要依靠信任—对自己的信任,需要你相信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当你觉得某个想法,念头有问题,只代表你还不想了解它,你在评判。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自我责问—我怎么还有这部分或者我怎么总是这样,这是一种评判;还有一种是自我发问—-我这个想法,念头背后是什么,它一定有一种目前我还不了解的意义,否则我怎么一直保持它。前者的话,我们大概就会尝试去改变或者“克制”自己,后者的话,我们就会去了解,了解到了,便能放下,便能自由。
 
诚实是对自己诚实,不是让别人感觉诚实。有时候别人能感到和相信我们的诚实,但并非总是这样。我们的期待并不该建立在别人的认同上,我们秉承自己的诚实就够了。

很多时候,旧有的关系人期待你和“之前的你”一致,他们更享受和习惯那样的你,他们对你的交情和认同都建立在对你过去的印象上,所以,他们可能诧异、排斥甚至愤怒你的变化。没关系,就尊重他们这样,告诉他们,我变了,我相信你也变了,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你不能为了保持他们的认同和交情而假装你没变,那你不仅是在骗别人,不仅是在剥夺别人认识和学习真实的你的机会,你也在错过别人去爱真实的你的机会。人们经常隐藏自己的真实,又抱怨别人不爱自己,但是别人根本接触不到真实的你,怎么去爱,你又怎么能感到爱?

有时候,你说假话,别人更容易相信,你伪装、表演,别人更容易接受,因为他们只能用他们的经验和价值观来感知你,你当然可以迎合他们,几乎所有人都这么做过,几乎所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这一点的“好处”。只是,当你这样做了以后,别人对你都很满意,而你对自己不满意,你内心发空,因为你知道他们满意的你不是真的,你会隐隐的害怕,如果别人发现真实的我怎么办?你当然可以用更大的谎言来维系已说出的谎言,只是那是一个漩涡,会越来越深,到最后无法收拾。

D
隐藏对人的不满,并不利于关系,相反会限制或者误导关系。
在关系中,不诚实常常成为一种误导,无论是哪个方面,如果你第一次没有说不,对方就会认为你是默许,然后就继续;如果你一开始没有觉察到自己的不满,那么当你觉察到的时候,第一时间表达便是你自己的责任,否则对方会更加认为那样对你没问题。很多时候,人们都是等到无法忍受的时候爆发,那样就真的破坏简直是爆破了关系,显然,那对对方是不公平的。

对一个你很看重的关系表达不满,看起来有风险,故而需要勇气。然而,事实却是,如果你不表达,你就永远不可能有一个真实的关系,而只能有一种虚掩的关系,表面很好,很亲近很热闹很融洽,但心里却不踏实,直到遮掩的不能再被遮掩,大家不欢而散。生活中“模范夫妻”、模范关系“意外”地突然解体,便是明例了。

换而言之,我们希望别人对我们隐藏不满吗?暗自疏远或暗生隔阂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真正希望的必然是对方坦诚而告,我们若能调整或者澄清,就避免了误会;若价值观不同,也可不再误加期待。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诚实(2)—用爱的眼光看待不诚实

不诚实是可以被原谅的,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不诚实,至少曾经不诚实。不诚实的本质是因为对生命缺乏了解和信任,而去谋求利益、树立形象或者保护自己的安全,所以,它不需要被怪罪。

从人的心理成长角度讲,我们对诚实的恐惧和对不诚实的习惯都是从小一点点积累的。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由习惯到麻木,最后是慢慢的变得失察。
不诚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从生命的社会化开始的,从幼年面对父母开始的。
真的,父母有时候真的很变态,他们要我们不讲假话,可他们却经常哄骗我们,他们要我们不讲假话,可是听了真话却不高兴又惩罚我们,然后继续要求我们诚实,他们一方面惩罚我们的诚实一方面要求我们诚实。所以,每一个孩子都学着看人眼色,错以诚实为危险、麻烦。

 
对孩子来讲,这个困难是很大的。如果父母对女儿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孩子懂得反驳么?孩子敢于置否么?父母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太强大了,比我们现在的政府强大多了,他们不仅有绝对的武力优势,不仅可以限制我们的自由,不仅可以给我们断粮,哪怕仅仅是他们离开我们、不理我们,孩子们就害怕得不得了。不懂诚实,不敢诚实其实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如果是成年后的现在,父母对我们说“我这都是为你好”,
我们会说:你为我好这很好,但你为什么要我知道?你为什么要强调?你以为我感觉不出谁对我好么?你是期待我记得你的好,然后听从你,然后返回去也对你好么?
我们会说:我很不喜欢听你这么说,请不要说为了我,诚实一点,说为了你自己。如果我不是你的孩子,你会爱我吗,如果我不符合你的期待,你会爱我吗?你根本不是爱我,你是爱你的孩子罢了,你根本不是爱你的孩子,你是爱你自己罢了。

如果是成年后的现在,我们不会讨好父母而“懂事”,我们不会因父母的供给和付出而屈就,我们不会给他们那么大权力来“教导”和“要求”我。我们会说,你可以打死我,可以不供我,我愿意死,而且不怨你们,但只要我还活着,我就要作为我自己活着,你可以选择怎么对我,但我只会做我想做的。

若孩子能如此坚定而明晰的展现自己,父母会来适应孩子,但绝大多数情况,孩子都没有这样的觉知。像奥修那样对父亲说:“如果你们不允许我说不,那么我说是也没有意义……不要试图教导我,那是对我的侮辱,难道我不会自己想吗?……你可以打我,但我该享受的都享受了,你没办法夺走……你可以不供我学哲学,但请记住,你再给钱,我不会要。”

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宽恕自己吧,为过去的自己流泪,对曾经的自己慈悲,而不是责怪和不接纳当初自己没把自己照顾好,没为自己说话,对自己有那么多背离……
另外,当然,你知道当我说父母,不是指任何一个做父母的人,对那个具体的人,我爱且尊敬,我只是不苟同的是他们的那种行为。经过五千年等级文化和红色党派的合力,中国人的不诚实习惯根深蒂固,想想我们的父母是在什么样的氛围里学习和生存的,我们就会知道责任不在于父母,而在于今天的我们,以及我们文化中的某些糟粕

我相信所有人,和我一样渴望诚实,我相信当我诚实的时候,可以和人很好地连接,我在诚实中感到力量并被神佑护,我相信真相是仁慈的,我相信通过诚实能够从根本的地方和我的生命以及所在的时空连接。
我不期待自己完全诚实,当我不能、不敢诚实的时候我不批责自己,但只要能够,我就尽量诚实,我由衷欣赏和感谢自己如此尽量诚实。我欣赏自己日益告别客套话、程式话、没话找话、夸张的话、拣择的话、讨好的话、指责的话、讲道理的话、打岔的话、酒桌上的话、讲台上的话、场面上的话、面子上的话……我力求只说自己的话。

不诚实是可以被原谅和尊重的,无论对于别人还是自己,这不应被当作一个问题看待,只不过当事人觉得有压力,只不过是暂时没准备好而已。人总是在能够诚实的时候就诚实,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诚实(1)—为什么要诚实

一位朋友在电子邮件中向我表达了她在亲密关系中到底该如何“做真的自己”的困惑,,,,我对她做了下面的一些回答

不诚实的成本是高昂的。如果你该说“不”的没说,那么你说的“是”品质就不够、不稳,那些“不”会造反。

不诚实的成本比我们以为的高,哪一个关系连接的阻隔不是因为不诚实?哪一个不信任不是因为不诚实?哪一个纠结不是因为不诚实?越是重要的关系越是要诚实,如果关系不重要,那个成本还可以承受,但是重要的关系,不诚实的话成本就太高了,那个成本不是变得坏,而是失去了本有的好

当你夸张的时候你就不诚实了,当你隐瞒一部分的时候你就不诚实了,当你故意的时候就不诚实了,当你取轻避重的时候你就不诚实了,当你该说时沉默、该沉默时说你就不诚实了,当你该点头时摇头、该摇头时点头或者该沉淀时表态你就不诚实了……

当你不觉得自己会被接纳的时候你就不敢诚实了,当你不觉得自己重要的时候你就无意诚实了,当你自觉匮乏而处心谋求的时候你就不愿诚实了,当你认为取悦别人大于忠于自己你就不会诚实了,当你不够独立而只想依赖他人的时候你就不能诚实了……

不诚实和诚实一样,远比我们意识到的普遍和深刻得多。

 
不诚实就无法全然,不诚实就不能脚踏实地,所以在不诚实上面建立的任何东西都不会稳定,你对一个关系有多踏实完全取决于彼此有多诚实(当然诚实不等于赤裸,我穿着衣服在你面前不代表我隐藏身体,而是不需要光着);

不诚实就接触不到自己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真爱,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很多人是“讨好”着父母长大的,所以我们和自己讨好的人没有真正的连接,我们曾抱怨他们不真的关心我、接纳我,现在我知道这个责任完全是我的,我当时没有勇气呈现真实的自己,以为那样他们会不喜欢我、“抛弃”我,现在我不会这样了,我在所有新的人际关系里都选择真实,不仅收到相应的顺畅,而且感到日益踏实的被爱和连接。

从灵性意义上讲,不诚实是不追随存在的本身而去人为增加或者减少动力。真相是神的事,不诚实是人的事,爱是神的事,不爱是人的事,连接是神的事,分裂是人的事,平安是神的事,不安是人的事。当你诚实你就是自然的,当你自然,神便与你一体,不要推开神,不要保护自己,每一个保护都是一个推开,每一个不诚实都是用自己来代替神,这既是对神极大的傲慢和忤逆,也是唯一的危险和错误。只需要诚实,当你诚实,你即是神。
 
过去,我们贪图不诚实的“方便”、“便宜”和“相安无事”,而把自己带入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诚实才是爱,才是连接,才是平安。从暂时的角度来说,它会导致冲突、分离、不安,但随后就慢慢流向爱、连接和平安。我们应该允许有一个重新洗牌的短暂混乱。

当你不再隐瞒,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隐痛干扰你的心识,也无须为谎言而自圆其说时,你的人际关系就不会塞满难以启齿的苦衷了。于是,你的生活会逐渐归于单纯而清明,因为你已无须隐瞒。
只要你勇于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和感觉,此刻的你,便能活得清澈透明。因为那样的行为,充分显示了你对弟兄姐妹的完全信任,也表示你不怕别人看出你脆弱的一面,你愿意活得透明。

如果你感到恐惧,就直截了当承认它,那样,恐惧和它底下的内疚就无所遁形了。你心里若还有谴责别人的念头,你可以否认它、隐瞒它,或将它投射到别人身上;但你也可以将它放到台面上,坦然面对它,给它一个治愈的机会。你若不想继续隐藏内在的批判,就坦诚招认吧!舍此之外,没有其他的途径可行。

最后用《给治疗师的礼物》中一句一直对我影响深刻的话来结束我这一段絮叨
—诚实给我以困境,但唯有诚实可以拯救我

通过心理咨询教会给我的那些事儿—一个当事人的回顾书

 

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被迫”去做咨询的那天。说是被迫,是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心理咨询是我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会的自己把一切都搞得很糟,阴晴不定的负面情绪让朋友们尴尬得无力承接,所有的家人都在对我施加压力甚至在背地里指责谩骂似乎我罪大恶极,身体状况每日俱下,心电图屡次检查异常,医生开了急救的药让我随身携带,全面崩盘时沿着马路暴走直到体力虚脱被民警扶进值班房。每天都想到死,哭都哭不出来。


让我真正没动死的念头的,是病危的外婆,我想陪着她,多一些时间陪着她,,,


当时在阴沟里看不到亮光,日子按分钟来捱。现在回头看,靠,那他妈是一段什么样的岁月。


所以在快溺死了的时候,我鬼使神差地展开了自救。那天从医院又一次看完急诊出来,是下午5点,我给之前朋友推荐过的一家心理咨询机构打了预约电话,我非常冷静地跟前台接待说,我觉得我得了抑郁症,我需要看心理医生,也许我还需要一些药,而且最好是立刻,马上,满足我的这些愿望,我希望能约在今晚。说完眼泪就哗啦啦啦地流成河。巧的是,当晚正好有一位咨询师有空,于是下午5点打电话的我成功约到了晚上7点的咨询。现在想想,如果不是立刻马上能够约到咨询师,第二天自己也不一定还会坚持求助心理咨询。


2个小时之后,我坐在了咨询室里的沙发上。


要感谢咨询师,当然更要感谢自己,终于从这段咬碎牙和着血的黑暗之路走到有亮光的地方。所以才能把碎成渣的自己重新粘好,有力气回想这段估计会成为人生转折点的经历,有些所得所感,很想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笨人才吃一堑长一智,聪明人看别人吃就好。我笨所以我摔跟头,写出来,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画一分号,这么贵的咨询费也不白花。从此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同时也希望看过之后的你们,别再在我曾经在咨询中摔跤的地方同样跌倒,,吸取一些我的咨询经验,,

 


1. 情绪和理智到底谁能解决问题


在至少前4次咨询里,无论在咨询室外情绪多么跌宕起伏,一面对咨询师,我立刻进入努力思考冷静分析的理性派角色。咨询师问,为什么你不能把一些情绪带到咨询室里来?我回答,因为那些情绪过去了,而且,为什么要一直被它们影响?


直到有一次咨询结束,咨询师欲言又止之下对我说,我真的不知道该和你说什么了,你看的太清楚,想得太明白,但正是这样对你不好,你应当学会少用理智思考,用心去感受情绪。


当时我就愣住了。


前几次咨询我都觉得受益匪浅,因为每次咨询结束咨询师都会在咨询最后的时间段内提出一个问题,我需要花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想明白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想得脑仁都疼,但却有种迎战的受虐快感。在下一次咨询时,我扮演能给老师完美答案的好学生,抛出我的思考成果,等待奖励。让我失望的是,咨询师并没有完全认同我的完美答案,最重要的是,我也并没有因为用理智思考出完美答案而变得更轻松。


咨询师对我说不知道该对我说什么,也是最让我受挫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做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借助咨询师的专业技能,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这个目的,是通过咨询师提出很多可能性、我对这些可能性进行处理对照看是否对症来达成的。100种可能性,总有一种对症吧,找到它,我就能解决困扰我的问题。我就这样像一个勤奋做题的高中女生,把咨询这件事当成做解方程式,未知数很多,不停试,总会试出一个正确答案。


所以当咨询师说希望我调动自己的情绪进入咨询室的时候,我愣在了当场,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一直以来奉为真理的问题处理方式,现在居然被告知,不对!?用理智不对!?难道要信任情绪吗!?你这是告诉我冷静不能处理问题,要撒泼才能解决问题吗!?这件事对我冲击太大,离开咨询室之后半天回不过神来。


我误会了理智和情绪的关系,高估了理智的力量,也低估了情绪的合理性。


在咨询师对我说这话之前,我也认同“哭”是合理发泄,“恐惧”是人之常情,情绪在出现之初是合理的,但持续让自己待在情绪里面就不合理了。长时间被某种情绪控制、冲昏头脑,是懦弱和逃避的表现。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尽快平息情绪,冷静下来,分析情况,得出解决方案,并立刻执行—-这是我先前一直以来的认知。

 

我一直认为,这些破情绪,这些个揪着我不放的负面情绪,这些个破事,根本就是来干扰我的生活的,它们一无用处,不但一无用处,而且简直就是一切痛苦的来源,它们就是些狗屎屁,它们根本就不该存在,它们没有存在的价值,或者说它们存在的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苦不堪言。
我一直以来不断的在告诫自己–快,跳出来,别被情绪影响,别对它们示弱!

 


然而,我的咨询师咨询师似乎在告诉我—所有的情绪都没有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重点的重点,不在于如何尽快平息情绪,而在弄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与情绪对抗,其实才最无异于问题的解决。越努力运用理智的力量去平息情绪,就会被情绪反击的越惨,,,,
而平息情绪的唯一方式,就是直面它,接纳它。


就好像面对面对一个哭泣的人,让她停止哭泣的方法不是怒吼再他妈哭我打你啊,也不是不停说乖啊别哭了别哭了啊,任何试图让她中断哭泣的主动行为,都不可能真正实现目的。唯一并且能真正让对方舒服的方式,就是安静地陪着她,接纳她的情绪,不带任何判断和评价。


在处理人心的问题上,理智彻底输给了情绪。

 


2. 内耗是一件损人十分自残一万的亏本事


自从被咨询师“打击”之后,我认真反思了很多,开始学着对自己和他人,当然尤其是对自己宽容(包括哪些依旧会不断翻腾上来的负面情绪)


在网络上看过过这样一件事,“08年四川地震,有记者在灾区邂逅了一位欧洲人道组织过来的专家。当时那个记者提了一个问题:「像您这样做了很多年心理咨询的人看来,是不是一切邪恶都可以理解?」当时这位老太太思考了一会儿,回答说,「一切」这个词,她不敢说,但要说「绝大多数」,是可以的。然后她伸出一根手指,说:她做了三十多年心理咨询,真正邪恶的灵魂,她只见过一个而已。这个人是个极其严重的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日常生活里,谈不上理解邪恶,但基本没有什么是不可理喻的。再不能理解的事情,背后都有你不知道的原因。这个女生暴躁爱骂人动不动就提分手,那个男生总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常常伤及无辜,种种种种。我们大可以毒舌吐槽,或站在道德制高点妄加评判。但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如何表现,都没错,这样那样的表现,无论是刻意或无意,都没错,所见既合理,必然有导致其所以然的原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我们也应当知道,不喜欢自己或别人的某些方面,不是“不要再这样了”,或“我发誓再也不这样了”就能解决的,前面说过了,任何对抗式的主动努力,都将是徒劳。这里的对抗,除了激烈对抗之外,回避也是对抗的一种表现形式。


你对着打着死结的铃铛发脾气,有用吗?不还得接受就是有个死结这个事实,然后去找到为什么打了个死结,这个死结是个什么结构,否则,你不了解这个死结,它才能解开吗?


人的生命能量有限。花费太多的精力在一些事上,自然不再有能力顾及另一些事。内在的纠结往往比外在的牵绊更消耗能量,做自己喜欢的事十件百件都不嫌多只恨分身乏术时间不够,而心中郁结只需一个便足以把人变成电池空槽的玩偶。我们大部分人不知道鼓起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心结是那么难,因为它丝毫不像拆撕快递包装,无论包装的多么严实都能在最短时间里干净利落脆地剥囊取物。


有一回,我瘫软在咨询室的沙发上,咨询师说,你把太多的精力内耗在心里的某个情结上。我急着追问,什么情结?咨询师说那我不能说,你得自己发现才能有收获。靠,又卖关子,又抛出问题让我用理智找到答案吗。


分享我的私人内心情结没有意义,重要的是知道,内心的某些情结会严重牵制一个人的精力,成为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绊脚石,不得轻松。


以前我很羡慕那些厉害的女生,勇往直前做自己喜欢的事,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仿佛会发光,正能量爆棚。现在我知道了,能够有这样的生命状态的人,赢在了起跑线上,他们往往拥有宽容有爱的成长环境,人格完整,自我清晰。


如果,你有内在的情结而不自知,光顾着和自己作战了,精疲力竭,怎么可能还有力气去看更广的世界?怎么争取你想要的生活?

 

3. People never change?No.


那怎么办,输在起跑线上,就一直输了吗?


每个人人生要完成的功课不一样,老天给了你独特版本的剧本,也没什么好抱怨。


对抗没有意义,放弃任何对抗或征服的想法或努力吧,喔,也不要自暴自弃,说什么People never change看似很有道理的话,你离参破人生,还早着呢。


People just don’t wanna face the reality。但是欺软怕硬,寻找捷径,却使人的劣根性。


我有很多不愿面对的问题,打包放在心里的角落藏得好好的,如果不是心理咨询,大概一辈子都不会碰,就算哪天被绊了一跤,反正也不会摔死,才不会太在意,为什么要费那个劲,还花那么多钱。


把陈年旧事都翻出来在阳光下抖,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残忍的事,对我而言,难受程度丝毫不亚于咨询之前快要溺死的痛苦。但是,没有过程当中的这些直面自己心结,死结的痛苦,我就永远是那个欺软怕硬,寻找捷径的自欺欺人软蛋,,


所以我非常理解总徘徊在看不看心理咨询门外的人,还有看了一两次就无法继续坚持下去的人,我们自欺欺人的功力实在超出想象,美化粉饰的能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看起来好像也没那么糟”,“嗯等过去了就没事啦”,“不管它慢慢就会好的”。


但当不愉快的情况一次次出现,选择视而不见、自欺欺人,还是做好剖开痛苦的准备带着好奇弄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是你的选择。在咨询中,你可能一次次陷入泥潭弄脏鞋子的时候,但这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也不值得可怜。都是你愿意,谁让你在此之前一直选择视而不见,而不是面对现实。


你是选择在牙疼的时候吃止疼药,或忍过去,还是选择去看医生?

 


4.没有界限的拖累症患者


咨询的最后阶段,遇到了一本书,叫《LOVE IS A CHOICE》,中译版出的很早,在淘宝才买得到。这是美国一家很有名的心理咨询诊所创始人写的书,美国人就是实用主义,大量的案例事实,比起中国出版界大部分写成心灵鸡汤的心理学书,好太多。


这本书在一开始给出这样一个自我测试。


你是这样的人吗?


——想替别人扛责任,包括别人的感觉、想法、行动、选择、需求、幸福与人生目标


——当别人有问题时,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焦虑与负疚


——为了取悦别人而作践自己


——在给予时,心中才觉得舒坦


——常会寻觅需要你的人,在他们那里,你才觉得自己有价值


……


书里说,如果有以上特征,你就是一名拖累症患者。


这本书对拖累症有大量实证性的描述,但总结起来,拖累症患者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界限。


不幸的是,我是一名符合条件的拖累症患者。反射弧长,常常不会第一时间生气掀桌,等反应过来不对该生气时,早就过了那个时候;重视别人的感受甚至超过自己的感受,尤其是父母,害怕让他们失望;不会拒绝,或不能直接表达不愿意。


我不是一个人,物以类聚,我身边的好多人或多或少有这样的问题。


因为总是不能第一时间捍卫自己的界限和需求,总会有人来侵犯自己的领地,爱发脾气的,尖酸刻薄的,爱贪小便宜的,自己烦恼,却没有用。


为什么,因为这年头贱人多吗?不是,刻薄地说,是我们自己招来了这样讨厌的人。因为我们不会掀桌,不会捍卫自己愿意或不愿意的需求,不会勇敢说不,害怕这害怕那,是我们自己允许这些贱人侵犯我们的领地,和他们没关系。


我见过那些界限清晰的人,让人非常舒服,周围也并不会围绕那么多贱人,我很羡慕他们,也在学习掀桌的技能,保护自己。


一开始我担心,会不会自己太自私了,这样做会不会不好,会超过某个界限了。后来意识到,对于拖累症患者而言,一开始根本不存在所谓过度。你的需求是十分,在你二十多年的生命里,你常常只敢捍卫那一两分,不够勇敢,自己都要被挤占的没位置了,还担心自己是不是要的太多。想太多,真的想太多,尽管要就是了,要学习的,是从只能捍卫一两分,到三四分、五六分,再到七八分、九十分,划清自己的界限。


没有界限的拖累症患者,你的地盘本来应该是多大?你又勇于捍卫多少?

 


5.那些年被爹妈坑的我们


武志红是心理学畅销书作家,《为何爱会伤人》、《为何家会伤人》、《身体知道答案》、《感谢自己的不完美》,要是在书店看到这些名字,绝对嗤之以鼻藐视掠过。但不得不说,他在解析中国特色的成长史和感情观方面,很有见地。


我们之中很多人都被迫成为没有界限的拖累症患者,不是天生的,父母要为之负上百分之八十的责任。以爱之名实行的情感绑架,父亲和儿子玩看看谁才是老大的权威游戏,母亲和女儿玩你一定要出色给妈妈争光的报恩游戏。我们之中很多人没有选择权力,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被尊重,替父母承担了太多本该属于他们的痛苦和责任。虽然这样说也不太公道,我们的父母作为独立个体,也有自己的问题和情结,但他们没有机会认识到这些,就为人父母,手持父母之爱的武器,我们成了无辜的待宰羔羊。并且出于社会道德和传统教化,我们习惯不去质疑和反抗他们,不敢表达愤怒,只能压制自己。


举感情的例子,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有的人会重复一个固定模式的爱情,常常是很糟糕的模式,不停地被某个类型的人吸引,哪怕别人再不能理解,于是只能用“这就是爱”来美化。感情的轮回关系,如果你想弄明白,《为何爱会伤人》这本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我们的很多问题,源自童年,源自父母如何和我们相处的方式。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会成为讨厌的父母的样子,孩子也会变成他们不喜欢的我们的样子。家族的不幸如果没有终结者,将世代遗传,这不是宿命论,《为何家会伤人》对中国式家庭闹剧见解深刻。


那些年被爹妈坑的我们,是不是可以鼓起勇气,重新梳理自己的成长历程,梳理和父母的关系。许多让我们痛苦的问题症结,往往藏在这些过去中,隐秘地躲在童年的阴影里。如果你的生活中有无论大小的困扰你的问题,梳理过去是必要关键的一步。如果说要学会面对不要逃避,那么梳理过去,就是接近解决方案的可操作的切实一步。

这也是《爱是一种选择》中推荐的非常有用可以自行操作的方法。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自己研究出了一个分析成长历程的模型,带给咨询师看,那次换咨询师楞了,他说,如果你真的没学过心理学知识那你真是个天才。(终于一雪前耻)

 

6. 最后,关于你要不要走进心理咨询室及其他


生活在现代社会,我们何其幸运,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在大城市里获得专业帮助的途径也非常多,如果你有一定的财力,不要等到迫不得已再敲开咨询室的门吧,把它当成一件很平常的事,当做给自己的礼物。我找不到比它性价比更高,对提高生命质量如此有效的方式。


当然,如果没有很好地资源,也建议多读一些心理学的书,武志红和李松蔚是在把心理学融入可读性强文字方面做的很棒的前辈,知乎微博都可以关注。其他的心理学书,在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中,都有分类指引,按需阅读。


还有就是,青春期不长,趁着大家都在人生中最二的年纪的时候,不怕有黑历史档案,在茫茫人流里留住几个臭味相投真心相待的狐朋狗友,愿意做彼此跌落谷底时的护网。感谢在我跌落时不离不弃的狐朋狗友。


最后一句,人生是自己的,在纷乱之外,是不是可以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弄明白关于自己的问题,就能弄明白“为什么我总是把不到妹”、“为什么我不知道爱什么感觉了”、“为什么我总是得不到我想要的”等等问题。


一切向外求索而不得的问题,答案都在自己身上。


别忙着指责别人,即使看起来好像都是别人责任的问题,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一定有导致这样的你的责任。Find it。Accept it。Then solve it。


弄明白自己怎么回事,难度一点不亚于弄明白宇宙怎么回事,也比弄明白宇宙怎么回事,能让你受益得多得多。

人生是一场修行,真正的生活才是最大的道场在咨询室之外。但如果有机会,为什么不走进咨询室,升级自己打怪的武器和技能呢?

Knowledge and knowing

Knowledge and knowing   ——比昂视角
(苏晓波中挪精神分析班现场逐字稿)


比昂的思想往往不可说。我也还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分享学习体会。我更喜欢小会场。就像是学习有两种,一种是对知识的学习,knowledge。我讲你们听。我喜欢的学习是knowing。一天的学习已经很辛苦,不想用各种knowledge来折磨你们。而大家的各种参与就是knowing。

谁愿意谈谈你对这两个概念的想象?

开始knowing是特别困难的。我准备这个演讲就特别困难。Knowing是不能说的,按照语法是一个行动。希望大家参与,参与到这个knowing的过程。

 

学员:字面的意思knowledge是知识,死的,僵的。Knowing是过程,活的东西。

苏:你是第一个勇士。

学员:knowledge是理论知识,knowing需要自己去掌握,学习的东西,过程的东西。另一层面可能是,治疗里knowledge是我们知道的预设的,knowing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去了解的。

学员:knowledge是知识。Knowing是六世的禅祖,他没有知识,但懂那个禅。

苏:接近了。我不知道关于你的信息,但是我了解你。
I have no knowledge about you, but I am knowing you.
对人的理解不是素材,是理解。


关于知识我翻了很多书,没有确切的理解。今天对于知识我们限定在对人的理解,对人的知识。不是一个大课,什么是知识,今天是关于人的知识。也不是关于人的解剖学或统计学,而是关于人内心的。今天探索的是关于人内心世界的知识。我们所学习的就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知识以及内心世界怎么发生变化。所以我们把这个限定在对人的理解。这是认识你自己的起源。迪奥格尼(很古老的一个哲学家)问泰勒斯“什么知识最难?”他回答“认识你自己。”那我们今天讨论的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尼采也说过“我们无可避免与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自己。我们的永恒叹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自己。这些引用都是大家,但他们的结论就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讨论什么是关于人的知识


先转一下,转到另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角度。我答应小组用散文做这个演讲。吴念真,台湾的大家,我在很多工作坊上都用。有没有人,你想象自己适合朗读这样一篇散文,有没有愿意参与进来knowing。

你们不参与我就独享了……


先来读一段吴念真的散文《心意》中的一截
他不记得父亲这辈子在子女受到挫折时是否用拥抱鼓舞或加冕过他们。至于父亲这辈子嘴巴里是否冒出来过“我爱你”这三个字,他更始终存疑。

本来想像我们做精神分析。你们是愿意边读边分析,还是读完再分析?!


学员:边读边分析

苏:你们读到这想说什么?

学员:伤感

学员:情感在流淌……

苏:你说的还是散文啊。大家都不用知识了。(学员笑)在这个地方可以用知识野蛮分析一下他的爸爸了。因为他爸爸不会拥抱、不会鼓励,也不会说“我爱你”。根据你的知识,这个家庭是缺少父爱的。这是knowledge,这是knowledge带来的这种。但是刚才那两位说的,一个是伤感,一个是情感在流淌。这个就是knowledge和knowing之间的区别。


好,我们继续读……

在母亲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他曾经有一次以玩笑的方式试探着问她:“妈,爸爸这辈子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爱你”?”

没想到他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如果他跟我这样讲,我一定觉得他发疯了,不然就是醉茫茫把我当成酒家女!”

嗯,这边是个散文。然后那边就开始分析了,这样的家庭父母关系不好。已经准备给这样的家庭造成创伤。Knowledge!(学员大笑)

 

不过,他倒是记得大约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父亲傍晚回家的时候都会把他叫到身边,打开铝制的便当盒,用筷子戳起里头的两颗鱼丸递给他,然後静静地看着他吃完。

学员自发地感叹:还是爱他的。

苏:你要是越往下读,越knowing,就越伤感了。这个时候你就很难再分析下去。这个位置。

也许这是人生中少数和父亲那麽接近的时光
很多人都说,我这辈子记得爸爸只抱过我一次。然后很多次创伤和虐待都记住了。然后可以进行精神分析了。
也许这是人生中少数和父亲那麽接近的时光,所以他记得特别清楚,尤其是父亲那时候的神情——嘴角隐约的笑意和温柔的眼神。


这就是knowing继续流淌。所以我都恨我自己,我怎么中间总要分析啊。抱歉我后面就不做knowledge了,我不忍心破坏。那么下面有谁愿意来读一下。

后面这个伤感的先生。

伤感先生:这是真正的班门弄斧。

苏:你那个就是慢一点。尽力让说各种普通话的都能听得懂。(大家笑)

伤感先生:我普通话不标准。

苏:我把字体调大一点。大家都不要忙着记录和拍照了,要knowing……

学员自发:流淌流淌,我们进入他的语境了。

苏:记录和拍照基本上都是knowledge.(这时闪光灯一闪,苏定格,大家笑)

(有个女学员上前递纸巾给伤感先生,大家笑)苏:这就是knowing

苏:你们愿意看还是听?

学员:一边看一边听。大一点字(调好字体,开始。)

 

心 意
吴念真
我爱你”这三个字,这辈子是否曾经从父亲的嘴巴里冒出来过,他更始终存疑。

在母亲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他曾经有一次以玩笑的方式试探着问她:“妈,爸爸这辈子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爱你”?”

没想到他母亲的回答竟然是:“他?如果他跟我这样讲,我一定觉得他发疯了,不然就是醉茫茫把我当成酒家女!”

不过,他倒是记得大约三、四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父亲傍晚回家的时候都会把他叫到身边,打开铝制的便当盒,用筷子戳起里头的两颗鱼丸递给他,然後静静地看着他吃完。

也许这是人生中少数和父亲那麽接近的时光,所以他记得特别清楚,尤其是父亲那时候的神情——嘴角隐约的笑意和温柔的眼神。

有一次他把这样的记忆告诉母亲时,她吓了一跳,说:“你的脑袋到底什麽时候就开始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她说那阵子他父亲和一些年龄相近的人每天都得带便当去九份接受“国民兵”训练,因为他父亲吃饭一定要配汤,所以午餐时他会买一碗鱼丸汤,只喝汤,鱼丸则带回来给儿子。

除此之外,往後似乎就没有任何类似“父子情深”的记忆。

记得国小毕业他考上第一志愿的初中时,里长兴奋到用“放送头”全村广播,说这是村子里二、三十年来的第一次,说他个子虽然小,但是“辣椒要是会辣的话,再小的都辣”等等。

那几天,村子里所有人只要看到他莫不是笑脸和赞美,惟独他父亲不但像平常一般面无表情,甚至还当着他的面不以为然地跟人家说:“人家的孩子是毕业後开始出去赚钱,他却开始花钱!”以及“有什麽好恭喜的,是不是个材料要长大以後才知道!”

不过,放俸那天当朋友以“儿子中状元”这个理由要他父亲去九份喝酒请客时,他父亲却又完全没有拒绝的意思。

他不知道父亲那天晚上到底喝到几点才回来,只记得隔天醒来的时候,父亲还在睡,鼾声如雷、一身酒味。

妈妈到溪边洗衣服去了,饭桌上除了早餐的饭菜和碗筷之外,还有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纸盒,里头是一支崭新的“俾斯麦”牌的钢笔。

他和念五年级的弟弟以及过暑假要升三年级的妹妹兴奋地看着,但没有人敢去叫醒父亲,问这支钢笔到底是要给谁,尽管他们心里其实都清楚。

是他妹妹先开口,她小声地说:“会不会是要给我的?我三年级了,要开始用钢笔了……。”

他父亲的鼾声忽然停了,不久之後他们听见父亲的声音从统铺那边传来,有点含糊地说:“你给我吃卡歹咧!”

弟弟的成绩老是不太好,所以他颇有自知之明地以哀兵的口气说:“这一定不会是给我的啦……。”

父亲也毫不犹豫地在里头回应说:“知道就好!”

是给他的,果然没错。

但当他隐忍着兴奋,在弟妹羡慕的注视下小心地打开纸盒的时候,没想到父亲在里头又冷冷地出声说:“那个不便宜哦……,要是用坏了,你给我试试看!”

他那天的日记就是用那支新钢笔写的,他写着:“爸爸今天买了一支俾斯麦的钢笔给我,奖励我考上初中。这支钢笔很贵,爸爸可能要做好几天的工。他的心意和这支笔我都要永远珍惜……。”

他和父亲从没“沟通”,但心意似乎彼此都懂。

(掌声,伤感先生下台,苏示意纸巾,伤感先生说“留给苏老师,呵呵……”)


苏:还真有点台湾味啊~

所以通过这段对knowing有了更多的了解。Knowing是没法定义的。大家可不可以说一说到了这个位置,大家所理解的knowing是什么?knowledge是什么?那治疗的时候我们是应该在knowing的位置,还是knowledge的位置工作?我想个案报告如果写出这样的散文的话应该就是最好的报告了吧。我想你们应该写的都是科学的报告吧。有标题、诊断、动力学诊断……一些框架。我不是说那个东西不好。因为小组里面问“如何与人建立连接?”这么短的一个互动,其实大家都有连接,那么这是连接的标志。这个其实我读了很多遍,但每次我读过以后我都很感动。读不好我还得流点眼泪什么的,所以我换个人读。


嗯……那么大家理解,knowing怎么样才能产生呢?这是治疗中最重要的、我们怎样才能掌握这个东西。大家试着不用知识去回答,而是凭你的想象。或者你的直觉。其实每次我都在邀请一个knowing。而不是我在这给大家提供一个knowledge.(等待)

思想等待思想者。(学员笑)

谁勇敢出来犯一个错误?

如果没有knowing,我们就在knowledge里面犯错。我们回到知识层面。

The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and skills that you gain through education or experience.——牛津英汉词典。


知识的起源来自教育或者体验。Knowledge大多是来源于教育,knowing更多是来自体验。这个体验不是你对一个知识的或者教育、理论的copy,而是你和另外一个你想了解的人之间的关系。比昂的理念。认为知识是一个关系。比如刚才体验到的家里面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连接沟通,但其实有特别好的关系。心理学层面这个是knowing。精神分析师你跟那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关系。是比昂的思想的核心,是K。精神分析没有体验就没有knowing。这个K不是知识层面的,是体验层面的。大家休想没有体验,指望真正的理解会发生。没有体验,就没有关系,没有knowing,也就没有修通。这就是精神分析比较难学的地方。

 

所以我有个想法,大家有没有兴趣我们一起来讨论什么是俄狄浦斯?这就是意味着得出来献丑。但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关于俄狄浦斯其实可以有一万种说法。今天就看看一万种说法是什么样子,那我们就知道knowledge。你认为什么是俄狄浦斯,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学员:俄狄浦斯情结可能我学到的知识是一个希腊的神话。在这个神话底下,我的理解,第一个可能是源于遗传,竞争不仅是跟父亲,在动物界,狮子,要竞争出狮子王来。牛在发情的季节会有很大的竞争。在社会家庭中,竞争需要新的形式体现。核心的东西第一个是成熟,第二个动物的驱力的层面,基于遗传的传宗接代。


苏:谢谢。隐藏的是,雄狮子到了一个阶段需要去战斗,决出一个狮子王,是这样么?俄狄浦斯也存在于动物界。这只是一个版本,谢谢。欢迎大家来展现自己的俄狄浦斯的版本。

学员:跟社会上现象很像。跟谁好,跟谁不好。三角关系。

苏:这就接近弗洛伊德说的。

学员:我会觉得是一个“欲”,欲望的欲。欲望里面有爱有恨有情,挺复杂的一个东西。

苏:越说就越复杂了。至少是有一个经验。经验就是男的会跟父亲竞争,最极端的是杀父娶母。经典说法。其实俄狄浦斯的故事是有非常深的内涵。所有神话的隐喻是无限的。但弗洛伊德截取了其中的杀父娶母。因为弗洛伊德本身是这个角色,他家里的父亲基本上是废了。他在心理上的就是这个位置,他不知道自己是儿子还是父亲。谁还有客体关系的版本?


学员: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她是女儿,她就想成为最被爱的。儿子想在妈妈的关系里,与爸爸相比,是最被爱的。


苏:接近。有没有人有客体关系的版本?其实讲课经常会平行比较。其实客体关系呢,二元关系、三元关系,这么讲是客体关系版本。那么就是:真实都是不确定的。那么多版本都是对的。比如那个神话,俄狄浦斯就有不同解释。


比昂也有他的解释。比昂心中俄狄浦斯是不屈不挠要接近真相的人,因为他被诅咒以后呢,他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诅咒。他为了躲避某一个诅咒,他让每个诅咒都实现了。比昂心中他变成追求真理的英雄。他在这个层面理解俄狄浦斯情结。还有人理解为强迫性重复,就是什么事儿你认为它不会发生,但是它会不断发生。不断被诅咒,然后不断被重复。所以说每个人有不同版本的理解。即使回答Knowledge的层面上都是各种版本。比如你找五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去谈俄狄浦斯情结,不会是一个版本,至少是五个版本。一个精神分析师在不同的时候他谈的也是不同的版本。


精神分析是一个迷、迷的海洋。初学的时候你可以有定义,越学……仅仅是俄狄浦斯,经典的与客体关系的它俩就不同。但是也有人专门把这个进行整合。其实这种混乱不代表不清楚,而是代表角度不同。从Knowing角度,概念不同代表这个人和知识建立关系的不同。客体关系是一个女性发现的,她有丰富的母婴经验,她和这个人的关系,可以从她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这个概念。所以说概念是不一样的,一个概念取决于你和客体建立关系的方式,这就决定了不可能有统一的概念。即使你用同一个词,但是两个人的解读,两个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所以精神分析是非常艰苦的学科,你自以为到达了已经是统一的想法,但实际上是不统一的。你是需要knowing的。


实际上你在工作的时候用这三个理论都可以。你需要和人在链接中knowing的。比如你也恰好是一个弗洛伊德那样的儿子,那你就特别能理解弗洛伊德在讲什么,你也能特别理解那个人,理解那个人的东西。所以说Knowledge有两种,一种是拷贝的,一种是经过knowing以后,经过knowing的不断饱和然后得到的。每一次治疗都意味着你要对每一个knowledge进行更新。通过你和这个人的knowing,通过这个关系。所以等在精神分析师面前的不是一个一个概念,把概念铺盖在这个个案上,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连接中,更新你的概念。通过knowing,让这些概念慢慢发生。所以在精神分析里面,给大家看一下……谁英文好帮我翻一下。


Knowledge:It is a term that therefore covers everything the individual knows and does not know.


比昂对knowledge的定义:这个词是用来涵盖一个人所有知道和不知道的所有事情。等于没说。全部。当我用这个词的时候就意味着是个推测性的。不意味着有一个知识、真的东西的存在。你跟这个人的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不再有个知识。一个俄狄浦斯,同样一个俄狄浦斯,治疗是不一样。这就很困难,你凭一个knowledge,凭一个既定的定义来沟通是不太可能。在数学领域也许可能。在心理学领域,你们俩说一个名词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那么不同的意义取决于你们俩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连接。

然后这句话,它也是比昂的原话。再一次定义了什么叫knowledge.

As I use it, the term must not be supposed to imply the existence of a thing in itself called “knowledge”.

他说knowledge不是已知的东西。是我们需要knowing的一个东西。然后knowing是一个你需要和你想要知道的那个东西不断建立关系、互动、然后才能获得。然后我的理解:想学精神分析,不能想快点掌握一个理论,知道一个情结,然后知道一个治疗的结果,然后按照那个去做。其实真正发生的是你跟那个人的连接。你和那个人的knowing。所以按照比昂的设想,他就把knowledge变成一个关系了。你对问题的一个看法代表你和一个人建立的一个关系。那就意味着会变的。随着你们关系的变化,那个东西会变。所以你休想用一个已知的东西来套这个人。这就是精神分析难的地方。首先概念在不同阶段不同解读,第二即便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发育水平上的人的解读也是不一样的。


你所有那些已知的,意味着什么?你对一个人用概念或知识来总结,说明你跟这个人没关系。然后你用已知的东西贴标签。这是很多人做野蛮分析的原因。你与他没有建立关系,你想了解他,但你又没了解他,你忍受不了你不了解他的这个不确定性,于是野蛮分析就发生了。Knowledge其实是一个恐惧。你抓住一个已知的东西。你不了解一个东西,你又害怕和一个你不了解的东西发生连接,于是你就会把一些已知的知识放在上面。但精神分析,一旦用知识代替关系,精神分析就停滞了。精神分析一定要建立在关系之上。即使你分析了,那个人也不会变化。治疗的效果发生在knowing,而不是knowledge。


我说的不是权威观点,只是个读书笔记。否则我又变成一个权威在教了。我特别喜欢一句话。翻译《思想等待思想者》的话,但是那个编辑把fuck给去掉了。其实那句话必须加上一个fuck才有力度。那句话是:我宁可顺畅地犯错误,我他妈的也不很别扭的做一件正确的事。我是否能说明这个意思?那个地方必须要有Fuck。就意味着一个被贴上某种标签后,强制他按照某种方法做的那种愤怒。所以其实你用knowledge给别人贴标签,才意味着你对那个人的虐待和压榨。你和这个人不了解,你就强行的对没发生的事有个预置的knowledge。但是其实我们愿意用knowledge。你说个俄狄浦斯水平的,肛欲的,口欲的,自恋的,你给他一贴标签,再来个菜单式的治疗,那多么容易。但是其实每个个案都需要重新knowing,绝对是不一样的。他们说了天底下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这个对人更是这样。这给真正的心理治疗的展开提供了特别的困境。就是你跟每个人都要发展一个knowing。

 

其实比昂他是传承他的老师,他是传承克莱因的。克莱因是传承弗洛伊德。她被两个弗洛伊德的学生做了分析。是两个特别温柔的治疗师。亚布拉罕和费伦齐,两个伟大的治疗师,基本上是被她做死了。克莱因就是有这种死亡气息,她一生死了十几个亲人。到了比昂,他是一个精神分析理论的进化。你要看比昂的观点,他有大量的克莱因的观点。她讲的核心是投射性认同,比昂把它看做一个容器。克莱因研究的是弗洛伊德最不敢面对的东西,就是死亡本能。死本能是弗洛伊德后期的东西,他死之前才敢写。只有伟大的女性才能面对那个……因为死亡是特别可怕的事情,只有女性才可以有这个耐心。男性可以研究一些理论。死亡是男人害怕的。


比昂是继承了克莱因的传统。其实比昂是把精神分析的真相都揭露出来了。你不能通过interpretation深入到对方。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我是持有这样的观点的。就是分析再明白,不能发生变化。其实这个好推理。因为儿童在建立人格、接受创伤,然后固型之后,都是前语言阶段。越是没有语言的时候,对人的影响越大。所以你的治疗永远不是起源于knowledge,而是起源于两个人的关系。因为他是童年关系的发育发展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这样产生的,那么消除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所以interpretation,所谓的解析,永远是精神分析中最不重要的。它是精神分析师没法面对困难时候的一种防御。分析得越多,代表这个治疗师对这个个案越不敢把握。不一定对啊。新手分析得多。越是有经验的,分析就越少,Knowledge越来越少。给大家画一个图。治疗师越焦虑,……还是这个容易。你拿着这个,下一步做什么,下一步再做什么。但这个……(图未记录,待补充)


所以比昂让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治疗就不只是病人,而是治疗师跟病人一样,治疗师也是一个unknowing,需要knowing。然后knowing不能通过理论,也不能通过采集病史。同样的父母都早亡,但不代表都有同样的knowing。你必须要通过跟这个人发生一个连接,连接不能发生是在恐惧的治疗师,那么病人就不再是个人,而是个patient,P,是个字母。如果你要想跟他建立连接,那就是person to person 。两个人之间的鲜活的互动其实是特别痛苦的。那个人来就是带着很多的痛苦,然后他就快速的投射认同给你。这样一个治疗就变成一个肉搏。这个肉搏就是他曾经做过的肉搏,然后他投射给你。所以一个治疗师但凡来到这个位置都会……所以我们到底怎么办呢?这是个治疗师每天面临的困境。所以精神分析最难的不是概念,最难的是如何与那个病人建立连接,然后你又可以存活下来。


稍微停顿一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想法?如果我讲太多就是knowledge。我不顾与你们的连接,而让你们听从。大家应该习惯去连接,让knowing进来,让knowledge消失。精神分析应该让knowledge消失,这是我理解的最好的精神分析。让knowing存在,让knowledge退场。比昂认为knowledge是很多假设和命令,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你就要放很多个knowledge在那儿。一旦knowing发生的话,knowledge就消失。Knowing意味着治疗师要和病人承受同样的压力,因为他在连接中knowing病人,同时也体验病人。所以knowing是体验层面的。     Knowledge基本上是数据的编码,比较像硬盘。Knowing是两个生命之间鲜活的连接。在这个连接中,比方说刚刚那个散文,那个散文写得太好了!散文非常平淡的,一点不夸张的,但是那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knowing。而我们治疗的时候就是要发展这个东西。


所以要想让knowing发生,我们小组提的问题“你怎样才能连接啊,发生共情啊?“你至少要把你自己的knowing,你对人的理解放在一个no knowing的位置。这就是比昂说的no memory ,no desire. 没有关于前一节的记忆,也没有对这一节的预期。No knowledge!这多可怕啊!你往那儿一坐,你所有的训练都没有了,你就变成一个赤裸裸的人,跟那个人在一起。连接要发生,你要对那个人的思想,你是处在一个等待的位置,而不是一个已知的位置。你要处在一个不确定的位置。所以我们所有的培训都是在做一个事:杀死你的知识。Kill your knowledge这是一个特别悖论的东西,你学到最后的极致就是no knowledge。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学了之后把他们全扔掉。把硬盘变成一个生命。

各位有什么……?


学员:你刚才说比昂说的那段话。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所有的总和。我可以这样理解它:你不可以定位在一个点上去定义这个东西,就好像金刚经里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寿者相。你把这些定位在那儿,理解那个东西,开始真正的相。你刚才说的理解那个来访者,去knowing,和他去有个关系,而不是着相在那一刻,而去了解它。就好像你变成一个细胞,去倒着活一下的那种感觉。


苏:我喜欢你最后一句话。你能不能说得诗意一些?

学员:我开始想了个更不诗意的,就是借尸还魂啊。


苏:后面这两个我都喜欢。一个细胞飘啊飘啊飘啊,飘到另一个人身上,然后也不知道发生什么。这是一个knowing的位置。一个小细胞飘啊飘。是不是混乱了?所以knowing的工作方式是很混乱的。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是这个位置是病人的位置,他比你更混乱,更不知道发生什么。但是他有一些PS的概念,比如妈妈害我了;同学害我了;我有那样一个父母我怎样活下来?他们是有很多knowledge的。这就跟治疗师不一样。治疗师是没有的。他开始相遇。你可以说你怎么不好。但是这个细胞和那个细胞,看看能不能发生一些好的。你以发生的那些事情来判断那个knowledge是不是真的。如果你能跟我发生好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跟父母也曾经发生过好的事情。这是基本工作方式。你通过你们俩在一起发生的没预测的事情,你来预测他曾经发生过什么。这就是开幕式时我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这就是预测的意思。你都是在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东西下工作。如果什么事儿能发生的话,不是新的,一定是在你的客体关系里的。这就不是knowledge了,是我们俩见证了一个非常鲜活的knowing。一个关系发生了,就代表他拥有了,这个意思。那么治疗就不是一个知识的interpretation,一个解析。而是:见证!等待一个不知道什么事情发生。


然后回到为什么我喜欢knowledge和knowing。(没有让主办方翻译这两个词)因为一旦我对这个东西一定义的话,那么这个东西就变成一个knowledge了。所以我宁愿用knowledge和knowing。这是比昂的风格,比昂喜欢创造很多复杂的新的词,你不会知道它通常意味着什么。一般他尽量用一些你根本不知道的词。

大家有什么想……阶段性的,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员:你好,苏老师,我想到一个故事啊,和大家分享一下。张三丰教张无忌学太极拳的时候,整个招式打完了以后,就问张无忌:你还记得多少啊?无忌说:我都记得呢,师傅。张三丰说:不行。接着练么。过了会儿80%,50%,30%……最后,说:师傅我全忘了。然后张三丰说:你练成了。但是这个张三丰教张无忌之前与张三丰教张无忌之后,张无忌都是不记得,或者说不知道太极拳的招式的。但是我想这两个“不知道”是不一样的。还有个事情是我最近拿了驾照,开车么。我有个朋友他开车开了十年了,特别熟练,对他来说,直角转弯,他头脑中没有说应该看后视镜,或者看哪个角度,或者打多少度方向盘。他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完全是凭感觉。对我来说我是个新手的驾驶员,我就会想:这个直角转弯的时候我应该看哪儿,方向盘打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我该怎么开。我想如果我去问,一个不会开车的人“应该怎么开车啊?”他可能会告诉我说“我不知道”。但是如果我问这个开车十年的人“应该怎么开车啊?”他可能也会回答我“我不知道”。这两种“不知道”,我想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knowing应该存在两个层次啊,不知道对不对。第一个层次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knowing。第二个层次knowledge的成分比较多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第三个层次。Knowledge慢慢退去之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Knowing再次出来。但是这里的knowing和刚才那个什么都不知道的knowing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苏老师在精神分析领域浸泡这么多年,已经手中无剑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新手咨询师,我自己还处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阶段。我自己做咨询的时候我头脑中还是有很多假设。如果我没有假设的话,跟我没学咨询的时候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别。我为什么是个咨询师呢?我谈一点感受。

(掌声)

苏:说得特别好。因为那个……其实那个……一般的训练,知识的部分是足够多的。我通常扮演的是一个破坏者。这两者不可荒废。大家看我准备的材料就会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说。我引用康德的一句话:没有概念的直觉是盲目的。没有直觉的概念是冲动的。这两者互为依赖。不是说你不应该有knowledge,而是你的knowledge是被knowing饱活以后,在治疗中才有意义。比昂也这么讲,他说那些概念如果没有被你knowing的话,那是一个空的概念。只有被你knowing……比方说,同样说俄狄浦斯,你可以说一万种可能。所以你宁肯放弃那个东西,告诉人家knowing,比如你不说俄狄浦斯,你就说:我分不清我们家我爸爸有权利还是我有权利,我重要还是我爸爸重要。你没说,但大家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要是用个knowledge,人家不知道你这个个案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想告诉大家我就是来强调knowing的重要性的,而并不是真的要废掉knowledge。完全没这个想法。而是knowledge在没有被knowing饱和之前,它是一个空的东西,它是一个硬盘上的符号。只有这个符号遇见另一个生命,它突然活了,才在治疗中真的有意义。


你在硬盘上装了一万副世界和历史的字典,但是都不懂。那个东西就没有意义。精神分析要让知识有意义。你要是让知识有意义的方式就是消灭它。消灭你还不知道而硬放在那儿的知识。直到这个知识被你饱和之后,你再重新装。你就有自己的一本小字典。这个字典吧,不多,但是都知道,而且都好用。那部大字典可深奥了,但是你都不懂。我在说这些的时候我也是有很多概念和框架的,但是在我工作的时候我会发现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概念让步,让交流与knowing发生。这是最重要的。


很多治疗师那么集中在概念,它是害怕关系的发生。或是关系发生后很多可怕的东西的发生。他特别恐惧,就用很多概念。我并不是要废概念。我也可以跟大家讲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其实概念很难讲的。不信你看他们那些德国老师或者咱们挪威的老师,他们都是要看很多的概念,然后有很多的参考文献。然后报告者引用的参考文献其实是被断章取义的。他会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编排文献的组织的。甚至连knowledge都不存在那么客观的东西。每一个人对knowledge的摄取和总结都是代表着这个人对这个材料的组织。

大家还有什么想抒发的么?

学员:既然说我们进入咨询室前是放空的。这个空似乎是那么……才能让更多的可能性进入进来。但这个“空”又觉得蛮抽象的,你能不能再多说一些?

苏:刚才她讲的就是两个细胞相遇了。

学员:不是,就是进入咨询室之前我们不是放空的么?我们就是……每个来访者都是陌生人。类似的。每次做咨询前我可能想不起来上次咨询我们做了什么,我可能要把咨询记录翻一下。


苏:这个不是不可以做的。而是你拥有了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自然发生的。不存在:现在,我开始放空……(大家笑)刚才说,是你一次又一次面对不确定性后所获得的能力。这很难说,这是精神分析培训最重要的能力。因为精神分析它一次又一次否定了你对问题的PS。最后你就会面对……因为一旦放空以后,死亡和焦虑就会扑面而来。如果你要再问的话,我可以再回答你,一个治疗师需要经过一个从PS到D的状态,我跟大家讲过吧,你经历了这个D的状态,你就可以面对一些……最可怕的就是死亡。比方说不确定。如果死亡它确定的话,你也不害怕。你不知道死亡是什么样的。你必须通过PS进入D状态这样一个过程,你才能获得这样的一个能力。获得能在不确定中存活的能力和勇气。那么这样一个人在治疗中就是一个no desire and no memory。


还是不懂?没关系,这是正常的。这个核心能力是最难获得的。这个并非是靠技术与理论,这个是赤裸裸的。你赤裸裸的,没有那么多的防御,面对那些死亡恐惧,获得的能力。这个通常是通过体验,或者是生活的阅历,这个不是一个……精神分析师训练最核心的内容是体验,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才是理论和技术的培训。一旦这个病人遇见一个没有概念在他面前待着的人,那这个病人慢慢就学会了,所以说这个不是我要做的过程,就是现在我要放空。


学员:这个我知道了。你说的不要解释嘛。但是我们在前面获得个案的基本材料的时候,会形成他和他母亲的关系会重现在我们的关系中,是不是?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个预测,可能的预测。那么我在之后的咨询中就有可能让这个预测存在于我的心里。这个可能我会做个解释,或者在这个层面对他做个理解。那我的感觉是这个也不是一个放空。这个好像是我需要一个对他获得的知识,或者是获得的理解。然后来看看我们当下发生的一些事儿。我不知道你能否明白我的问题。这些材料,这些过去的信息是需要的。来支撑现在的咨询。不是完全的空。


苏:我同意。空不是为了空,而是为了让新鲜、没有预定的一个真实的关系发生。真实的关系一发生,你立刻就明白了。你通过关系的模式你就明白了那个人。但是你在做的时候是不断有反馈的。这些东西、这些步骤是会做的。但是你做的不是基于知识,或者是根据这些材料做推测。是基于knowing。你还是会去做,但是你据以推测的材料不是这些病史,不主要是那些病史,而是你跟那个人发生的关系在你心中产生的一些激动、触动和感动。


学员:谢谢

苏:所以我希望大家了解,我工作的时候也是按照表面上的那些技术在做。但是区别就在于你跟那个病人真正的知识是源于你跟那个人的联系。所以在比昂这知识就变了,knowledge就是等于relationship。就等于关系。没有关系,就没有关于这个人真正的鲜活的知识。所有你对病人的理解都是基于关系。然后我再跟大家讲比昂的另一个等式。


刚看比昂的书的时候我也被震撼了。知识怎么能变成关系呢?在精神分析里面,你对于人的了解全都是基于知识。比昂还有一个我认为更震撼的。英语好的大家都好像很谦虚,就好像自己都没有知识似的。(学员笑)

 Knowing equals possessing

 Possessing,翻译过来就是拥有。在比昂这,知识,K,不仅变成了关系,它还变成了拥有。这就是最精神分析的一句话。它就意味着咱俩有关系,但咱俩不一定在一起,但是我又有你。我是否能说明白这个意思?怎么样用诗歌来表达?大概只有诗歌才能把这个意思表达?什么你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他们俩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也没有抱在一起,但已经互相拥有了。然后可能那个人都没了,但在那个人的心里面,那个人还是有的。这就叫拥有。我这是不是太快了?大家能不能跟得上?这样就越来越玄了,那个人不在,我也有他了。完了那个人有他,她也没有他。比方说你抱了那个人,但你们俩之间没有发生爱情的化学反应,你没有那个人。这就是有的治疗是不心理化、不内化的。


知识也是,没有被关系饱和的知识,是没有的。只有被关系饱和的K,这个才代表你真正拥有。所以看到这句话,我是很激动,我觉得太伟大了!这个其实是比昂的一个女弟子写的,这个人还被比昂分析过。我看这句话能不能找出来。能看清么?画重点符号的。一般我舍不得在英文原版书上画重点符号。


Knowing equals possessing大家用一辈子去理解这句话。这就是精神分析的精髓,就这一句话。你所做的就是帮助这个人processing,在关系里面、在脑子里面你的知识、你的记忆,你的思想,没有那个人,但是你拥有了那个人。其实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进入到一个自由的维度里面。因为大家都想我要解决什么问题,我要从口欲期进入肛欲期,进入俄狄浦斯期,完成自恋。然后无条件的爱,然后老多老多了,什么good enough mother,都是一些理想化的一些幻想。但其实最重要的最了不起的,你可以通过knowing、通过possessing你可以做一个inner king。就是你可以做一个内心之王。那个王没有一寸土地,没有那么多房子,也没有那么多可见的关系,但是他拥有世界。这句话就像精神分析的圣经一样了不起。但是大家想真正的knowing这句话,这就是检验你是否真的懂精神分析一样。你不能在概念的层面上理解这句话,你是心里面真的有感动。


那么比昂还有个公式(公式未记录,待补充),进一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叫knowing,有没有人认识这个词?Commensal这是比昂的方式,他就是用生僻的词,然后重新定义,免得你提前把知识放进去。什么叫knowing?有没有人讲比昂的理论。这个是container容器。他用符号是为了让这个无限的饱和,无限的抽象,无限的不可知。这代表容器,这代表容纳物。他认为K发生在容器与容纳物相互作用的关系里面。这个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第三方。然后产生的一个K,这个K对三方全有利。是否能明白我这个意思?这是比昂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理解。这是俄狄浦斯解决之后的结果。如果一个男的和一个女的生了个孩子,然后他们三个都高兴。这就是好例子。德国老师说什么是好的俄狄浦斯情结的解决,就是一家三个人过着快乐的生活。其实是可以这样判断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创造了第三个。创作一个K,对于两个参与者的结果都有利。治疗就是要想办法促进knowing,比昂叫他正K,commensal不要找原意,比昂重新定义了。Commensal是对双方,以及双方的创造物都有利的连接。你要把每次治疗全都变成这样的连接的话,伟大的治疗就发生了。而伟大的治疗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进行这个连接。如果讲精神分析,就运用这个公式。这就是精神分析。多好,多knowledge。多有知识啊,还有各种符号。但这是特别难的。你跟那个人治疗,建立一个连接,一个knowing,结果大家都满意,这特别难。


所以说我最后这个是把大家搞糊涂了。比昂认为重要的不是knowing,因为knowing是个无限的过程。你知道一件事,你want to know。什么叫爱一个人?爱一个人就是你想知道那个人。你永远都没法知道,但是你还想知道,这就是你对一个人最大的爱。我们就以这句混乱的I WANT TO KNOW YOU!来结束我们今晚的演讲。谢谢,各位。

以我的倾听帮助你倾听自己

 

每一次,当咨询工作经过了一些时日,我都会安排一些时间去和来访者讨论我们的咨询目标,讨论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什么,来访者有什么看法,又需要我怎样继续,有时候来访者会说不知道,有时候他们会给我很多反馈,但是不管哪一种,我都体会到中长程的心理咨询中最迷人的地方,那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来访者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周而复始地,通过来访者的述说,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好消息坏消息、兴奋或沮丧,畅快或者迷惘,知道他们怎么去生活,怎么去思考,怎么去爱去恨去感受,随着他们的成长,固然治疗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中,有时候也会让我困惑和徘徊,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能沉住气、静下心来,去更加用心地倾听,去感受和理解来访者,那些我们之间愈发加深的链接和相互影响就会在迷雾中慢慢开辟出一条道路,那是一条在不断修正的前进的路。

 

 

所以,现在我经常会感觉到,一个咨询出现困难的时候一定是我的倾听出了问题。而一个有效的倾听,必须始终坚持聚焦在来访者身上,以我的倾听帮助你倾听自己

 

 

比如对一个陷入情绪,喋喋抱怨的女性,相较去深入探讨她的母亲是如何对待她的,显然提出“你对母亲的行为感觉如何这一问题,更有助于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偏向焦点到其他的不在场的人的身上,虽然对母亲的状态了解多一些可能会有所帮助,但是母亲并没有来到咨询室,我得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角度的陈词,咨询师很难也不应该去做一个调停或者评判者,我们不能只是重复过往她们在咨询室外的那种习惯的聊天模式,通常有2个方向,责怪他人或者担心他人的想法。更加有帮助的行为是:以来访者为焦点,引导来访者叩问自己在那个情境下的各种感受,帮助她们更好地聚焦内心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关注来访者,就有必要放下自己急于助人的企图心和成就渴望,牢记咨询室里的焦点始终应该是来访者,我要做的首先是倾听来访者的故事,了解他们真正的忧虑,帮助他们放慢脚步,停一停,感受到安全和鼓励,这样她们就有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评估,观察,去思考自己真正的想要的、想说的;有机会可以在非评判的安静稳定的支持下,通过诉说,把自己和自己的困扰分离开来;有机会从其他的角度去环视这个问题,解释它,最终拥有对新的理解和领悟,一个人能够得以说出自己想说而从未说过的话,这将大大增强自己的存在感,增加面对这广袤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所以,尽可能地排除那些影响阻碍来访者思考和倾述的额外因素,尽可能地放开空间,帮助来访者更多地描述和展示自己的困扰和固有模式,同时可以通过回顾那些早期成长经历,并将两者之间链接起来,帮助来访者了解和领悟到原本不太清楚的隐藏在无意识中的力量,通过包容、理解、接纳这些力量,通过我的倾听、镜映,最终是要帮助来访者(有可能也是她们第一次)真正地倾听、理解到自己、而可以全面地看待自身,重新理解自己的困扰,重构与他人和世界的关系和行为反应模式,提高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也或许与此同时找寻到意义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