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slxl

科胡特三大案例分析(纯理论,来访者慎入)

深入分析科胡特三大经典案例,为你打开自体心理学之门

在自体心理学中有很多经典个案,科胡特本人也做过很多个案,今天微课的主题就围绕三个有代表性的个案展开讨论。第一个个案是科胡特对Z先生所做的两次分析,也是他最著名的一个案例;第二个个案是关于抑郁的老年女性的,是科胡特晚年做的;第三个个案是这样的:科胡特在咨询中骂了一个受训分析家,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每个案例讲完之后我会做简单评论和分析,让大家对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Z先生的个案
 
科胡特在1979年发布了Z先生的案例,它引起讨论的特别之处在于,科胡特在工作中用了两个不同学派的观点。第一次做分析的时候,科胡特使用了经典精神分析中自我心理学的驱力理论和冲突理论,这一分析持续了四年才结束。五年之后,来访者又回来要求做进一步的分析,于是分析又进行了四年。这个个案属于高频分析,来访者第二次来的时候,科胡特的治疗观、工作手法和工作视角都发生了变化,开始用自体心理学的观点跟来访者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工作有了不同的推进。
 
来访者是一名20多岁的男性,前来分析的原因是对生活有一些模糊的抱怨,在社会中感到孤立,难以跟女性建立关系。虽然在大学读硕士和博士期间很顺利,但因没有发挥出全部力量而感到沮丧和困惑,有些躯体不适,如手心出汗、身体出汗、心悸、腹泻等问题。
 
来访者是独子,他的父亲在事业有成时突然去世,于是他不得不跟母亲住在一起,一直到20多岁。这种情况在西方很特别,因为西方的孩子离开家庭都很早。来访者来咨询时,我们通常会问来访者一个问题:“既然你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在才来做咨询?”在来访者陈述原因后我们发现,他有一个关系比较亲密的男性朋友,但由于这个朋友爱上了一个女孩,所以离开了他。他再想约这个朋友见面就比较困难,于是感到很孤独。
 
小时候,Z先生过得很快乐,他的父母跟他关系很好。他的父亲在事业上很有成就,后来他的父亲突然生病住院,在住院期间,他跟一个护士出轨了,病好后离开了家庭。从那之后,Z先生就睡在他爸爸的床上。一年后,Z先生的父亲结束出轨,回到家庭中。但是,这时Z先生发现自己有手淫行为,同时伴有幻想,觉得自己变成了奴隶被卖给别的女人,这些女人把他当成性奴来对待。过了一段时间,Z先生的父亲去世了。
 

在第一次分析工作中,来访者要求科胡特给他很多关注。科胡特认为,来访者是希望他的母亲给他全部注意力,这样的话就不会有父亲和兄弟的竞争;Z先生把他对母亲的反移情投射到了自己身上,所以才需要那么多爱和关注。当科胡特用这种经典框架理论诠释的时候,来访者很愤怒,不过,这种愤怒随着来访者想法的确认慢慢地停了下来。
 
科胡特在分析中解释说:“在这个过程中,你好像表达了对我的愿望,这一愿望是,你希望你的母亲给你更多的爱和关注。”后来,来访者在自由联想中回忆这段分析时说,并不是科胡特的解释让他的愤怒减轻了,而是科胡特在解释前说的一句话:“的确,当一个人没有被给予他认为应得的待遇时,他就会感到不愉快。”这句话让来访者感到自己被理解了。
 
来访者在分析中认为,自己的特殊性无人能比,因为母亲似乎是自己独占的,这让来访者有一种特殊的感觉。科胡特基于经典理论认为,这是来访者在用自恋的方式进行自我防卫。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科胡特发现,这可能跟来访者表现出的跟权力相关的阳具自恋有关,所以科胡特让自己保持中立,处在节制的位置上。这样做之后,来访者的自恋减少了,在工作中也变得实际了。
 
工作要结束时,来访者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一个房间里面,房门开了一道缝,来访者的父亲站在门外,拿着一个礼物包裹想要进来,但来访者很害怕,试图把父亲拒之门外。科胡特认为,来访者害怕父亲回到房间,是害怕他的独立遭到父亲的报复,这种报复会带来阉割,所以这个梦是对阉割的焦虑和担心。在整个分析工作中,Z先生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分析结束后他能够胜任并努力工作,但在生活中他的活力降低了,似乎缺乏生气。
 
五年之后,Z先生又回来继续做分析治疗,这时科胡特的工作理论发生了变化:导向自体心理学,关注来访者主体及其自恋和自我价值感。在经历了四年的分析后,Z先生的工作变得踏实了——虽然工作很乏味,但亲密关系并没有得到质的发展。虽然他能跟一些女性发展关系,但没有深刻的爱的感觉,而且幻想中被女性作为性奴的感觉一直没有消失。与此同时,Z先生的母亲患了精神病,有一些妄想产生,正是这些原因刺激Z先生回来继续接受治疗。
 
在第一次分析时,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整个状态都有了一些改善。但科胡特考虑,在第一次分析中有些移情是不是没有分析完,所以来访者需要接受第二次分析?
 

在第二次分析的时候,Z先生梦到了黑头发的人,因为很多欧洲人和犹太人都是黄头发,于是科胡特让他进行自由联想。Z先生想到了他的父亲和科胡特。科胡特没有直接解释这部分,而是考虑到这可能是理想化过程,来访者在自恋自体的发展位置上有一个缺损,所以发展出一个补偿性结构,而这个补偿性结构在起源学和病因学上指向父亲,但是在当下却指向科胡特,所以科胡特并没有立即分析这部分。
 
来访者要求科胡特关注自己的每一个反应,他会因科胡特没有及时回应感到愤怒,因科胡特的不理解感到不满。在自体心理学中,通常把这种要求及时和时刻进行回应的过程称为融合式转移。融合式转移是近因转移的原始形式,也是前俄狄浦斯的早期形式,即一种要求融合的状态。科胡特认为,这种吹毛求疵的要求并不需要去克服,而是需要去理解。
 
在第一次分析时,当来访者表现自恋的时候,科胡特通常用解释、沉默和中立来表达;但在第二次分析中,当来访者表现自恋的时候,科胡特认为这其实是来访者激活早期自恋的过程。因为科胡特自己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所以他理解来访者,他要求回应的行为是对父亲的理想化以及对母亲忠诚的保留,因为母亲为他提供他想要的任何东西。
 
我们发现,来访者处在一个很有意思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有受虐和性奴幻想,这种幻想是一种青春期、性冲动以及受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就像被女性随意摆布,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到很兴奋。来访者需要通过这些行为获得母亲的近因,因为母亲的近因是他迷恋的位置。因此,针对来访者的这个目标,科胡特采取了比较冷静的态度,认可来访者的成长可以自主发生,保持来访者的理想化,同时尝试去理解来访者,不设立目标,让来访者自由往前发展。
 
在第一次分析时,科胡特把来访者对母亲的理想化解释为乱伦关系;而在第二次分析时,科胡特感受到来访者的母亲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形象美好,对来访者很有吸引力,他很满足母亲给他的时时刻刻的关注。当科胡特理解这部分时,来访者渐渐放松下来。随着工作的进展,Z先生发现,他完全被母亲所掌控,就像母亲的附属物,以致没办法跟别人发展其他关系。特别是在父亲外遇离开家后,Z先生躺在父亲的床上,这种关系很有象征意义,不过,这却造成了来访者的困扰。当来访者慢慢理解这一点的时候,出现了一些焦虑,这种焦虑伴随着一些退行。于是,来访者发现了母亲的控制性,开始尝试离开母亲的控制,摆脱被控制的位置。
 

随后,来访者开始呈现一些关于母亲的负面的东西。通过自由联想发现,母亲的绝对控制让他产生绝望感,这种感觉之前没有被描述,现在被描述出来后,分析过程开始发生转变。来访者做了进一步探索,发现了小时候的一些比较难堪的记忆,比如,一个人无聊的时候会躺在床上手淫,或者闻自己粪便的味道。科胡特给这个过程一个解释:来访者能够承受这些记忆的恢复是有原因的。当他这样理解来访者时,来访者的羞耻感渐次消失,开始对科胡特的生活产生兴趣,这是转移的发生。在这之前,来访者对父亲的认同会威胁他跟母亲的关系,而在这部分被解释后,来访者慢慢地恢复了对男性的认同,变得更加自由,能够发展一段属于自己的关系,同时对分析家进行哀悼,因为分析已经接近尾声。
 
来访者找到了一个对象,并且考虑跟这个女性结婚;他对父亲和母亲变得更加宽容,并且理解母亲对他的帮助以及母亲自身的精神问题。这个案例到此结束。
 
在这个案例的第一次工作和第二次工作时,科胡特的站位不同。在第一次分析时,科胡特站在对面去尝试理解来访者,使用俄狄浦斯的结构理论去诠释来访者的乱伦等关系,虽然经过分析后来访者可以工作,但缺乏活力,也没有发展出亲密关系。而在第二次分析时,科胡特更多地站在来访者的位置上去理解Z先生和他母亲的关系:来访者先陈述了跟母亲的正向关系,接受这些关系后,开始陈述被母亲控制的关系。科胡特站在这个位置上做了进一步诠释,使来访者释放了男性角色,向健康的父亲角色认同,即在临床中向科胡特认同。这一认同让他获得了男性的自信,从与母亲的纠缠中解脱出来,能够跟异性发展真正的关系,跟父母双方完成亲情的分化——这一分化使来访者获得了成功。
 
在一些传记研究中,有人说这个个案是科胡特自己做的自我分析,也有人认为这是真实的个案。总之,这个个案在自体心理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这个位置的引导下,科胡特撰写了最后一本书——《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这本书基于对Z先生所做的两次分析而展开。书中介绍了科胡特的几个基础观点,即除了咨询师站位不同外,还应放下自己的雄心和自恋,这样才能真正倾听来访者,不然倾听只是满足咨询师学习理论的目标而已。
 
科胡特认为,要想做到开放的倾听必须放弃已有理论的诱惑——这些理论可以是经典精神分析、克莱因学派、兰克学派,也可以是荣格学派、比昂学派、自我心理学和自体心理学,它们应该是后台工作的内容,而在前台要把倾听放在来访者主体位置上,同时不能盲目分析。
 
只有当咨询师真正理解来访者的主体经验时,咨询师和来访者才能产生自体客体的共鸣经验,而共鸣经验可以帮助来访者的潜意识意识化。就像这个个案,来访者表现出母亲对他的控制,科胡特有机会理解母亲的控制,这让来访者的自体感和自我胜任感感到窒息,而当这部分被理解的时候,来访者就能体验到他自己的价值。
 

抑郁老太太的个案
 
科胡特晚年的时候被检查出淋巴癌,有些人认为这是他有压抑导致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科胡特的父亲也有淋巴癌,所以他有家族遗传。这期间,他接了一个很有争议的个案,来访者是一个六七十岁的富有女性,也被查出癌症,手术后有些抑郁,来找科胡特做分析,所以在某些方面,他们有些共鸣性。
 
这是个令人头痛的个案:来访者中度抑郁,相对沉默不活跃,自由联想不深入,有一些无法叙述的东西,还有一些孤独感。他们一起工作几个月后,在一次分析中来访者突然陷入沉默。科胡特看到来访者的嘴巴虽然是空的,但发出了吸奶的声音,这使科胡特产生一个自由联想,感觉这个来访者就像一个孤独的婴儿,躺在躺椅上想要吸奶,但是奶头并不存在,一种孤独、被抛弃的感觉油然而生,所以科胡特自然地伸出一根手指,来访者看到这个手指时一把握住它,他们就这样停留了十几分钟,直到来访者恢复过来。
 
科胡特跟来访者产生了平行经验,他感觉到了来访者之前体验到的孤独感,因此手指实际上给来访者提供了一个共鸣性的联结:“我知道你此时此刻是孤独的,不过在这个时候、在这个世间,有一个联结跟你同在。”来访者的活力瞬间被同频,因为年纪大了开始走向衰老和死亡的事实、自身的疾病以及做完手术后产生的孤独感在这个位置上被修通了。从这之后,科胡特跟来访者的工作变得顺利起来。
 
在这个案例中,科胡特深度理解来访者内心的孤单感,这种感觉就像罗杰斯说过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黑暗中行走,走了很多年,边走边问“有人吗”,可是没人回应;他接着问“有人吗”,还是没有人回应;他就这样一直问,突然有一天,有个人回应说“有人,我在这里”。这就是来访者此时的感觉,这种感觉对治疗很有意义,科胡特把这种感觉称之为“自体客体”或“自体客体经验”。
 
当科胡特同频共振来访者内心的孤独和无聊的经验时,来访者被感动,开始恢复生命力,自由联想变得活跃起来,治疗开始往前迈进,这就是自体心理学的同频过程。同频过程是基于自体客体经验的,即自己跟另一个人产生了共鸣性经验,对自己当下的经验进行肯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为整个精神分析所要达到的诠释目标做好了基础的准备。

如果来访者跟咨询师没办法同频体验,来访者就没办法产生内心体验。无论咨询师做什么诠释,即使这个诠释很有道理也是肤浅的,不会真正触及来访者改变的那个点。当这个位置浮现的时候,就触及了来访者潜意识的体验层面,分析家在这个时候给来访者做诠释,就会帮助来访者潜意识意识化。这样的诠释才真正有意义,因为它再造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新的自体客体经验和活力经验,让来访者有能力在生活中寻找更新的经验,而不是停留在原有的挫败模式中。

受训分析家的个案
 
很多人对第三个案例有误解,今天我们就对此进行讨论。有些人认为科胡特压抑,不擅长处理攻击,但实际上正好相反。如果大家有机会接触自体心理学理论就会知道,它特别擅长处理攻击,并且认为有效地处理来访者转化点的方式,往往是处理来访者的攻击。在这方面,自体心理学有独特的技术。
 
第三个个案的案主是一名男性受训分析家,在科胡特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开始在某些位置退行。有一次,来访者在另外一个州办事,为赶时间开着一辆跑车回来后,坐在椅子上很兴奋地跟科胡特说:“你看我几乎没有迟到,我今天在高速公路上是以接近200公里的时速赶回来的。”科胡特很自然地回应他说:“我觉得你是一个蠢货。”
 
来访者很惊讶,因为科胡特就像攻击似的骂了他一句,但来访者感觉被人深刻地理解了,因为一个人开着200公里时速的车是有生命危险的。对来访者而言,自己虽然被骂了,但在那一刻,科胡特的这种回应让他觉得,自己生命里一个真正深刻的地方被关心了。这种感觉前所未有,于是来访者一下子安静下来,体验到了自己脆弱的地方——早期生活中被忽视的位置,即一个从未被人注意过的位置。来访者通过做出这种下意识行为让自己处于死亡状态,类似极限运动,在极限车速中接近一种超越自由的感觉,但内心里孤独的地方却没人理解,而科胡特的话正好触及了他那个位置,分析由此开始往前进展。
 
在整个工作中,科胡特都采取了跟来访者同频的方式。这是自体心理学的共情性研究方法:先理解病人,不要有预设,把自己的想法和理论放在后台,倾听来访者的感受和当下的主体过程。当代自体心理学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主体倾听,即接近来访者主体体验的倾听。
 
还有一种方式是以治疗师为中心的倾听,也叫他位倾听,通常在评估来访者时使用。尝试理解来访者时,我们需要回到来访者主体位置进行倾听。当代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一个真正的分析家应该在两个倾听位置摆荡,即以治疗师为主的他位倾听和以来访者为主的主位倾听,因为兼顾主体位置和客体位置的倾听可以更多地理解来访者。
 
科胡特在工作中用同频激活来访者早期的失败经验,这些经验浮现在咨询中,由咨询师重新理解和诠释。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拥有了更自由的自体客体经验,超越了过去比较封闭的状态,体验到更加开放的状态以及跟各种人的同频经验,从而使其更主动地找到这些经验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互动问答
 
问:如果咨询师刻意地追求同频体验,来访者是否会因觉察到这种刻意而使咨询失败?

答:有可能会这样。达到同频体验的关键是咨询师的内在一致性,即咨询师并不是理论化地达到同频体验,而是通过本身的修通和自己体验到的一致性,当这种一致性能够真正达到的时候,咨询师跟来访者就会产生开放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比较容易达到内在一致的同频体验——这种同频体验才是来访者愿意接受的。
 
当代自体心理学有一个分支——波士顿小组,它有一个观点认为,自体心理学在临床中最重大的体验,不是分析家站在分析家的位置上对来访者进行体验,而是在内外一致性的、真诚的、跟自己相一致的位置上开放的体验,即允许来访者的经验进入自己的体验当中。只有当这种开放的、不加修饰的、不加防卫的体验真正呈现时,这个位置才是重要的——共情就是这样一个位置。事实上,自体心理学中的共情,并不是指我们在国内所学的共情,而是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基本经验。共情不见得一定是好的,它只是一种理解来访者的方式。国内认为的共情,是反应来访者的方式。这两者有区别,自体心理学中的共情应该是体验、研究和感受来访者,而不是反应来访者。
 
共情不是一种反应的方式,而是体验和研究的方式。它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体验贴近,即咨询师跟来访者产生情感共鸣;二是体验远离,即对来访者产生的体验和感觉进行认知上的理解,然后产生领悟,再经由诠释帮助来访者潜意识意识化。这就是自体心理学中的共情。
 
问:在第三个案例中,咨询师骂来访者是个蠢货,来访者会不会出现一些挫折的体验?
 
答:有这种可能。科胡特并不在意一定要让来访者感到舒服,不过,这句话产生的实际效果,确实让来访者意识到了自己正在经历类似极限运动的危险,由这个挫折深刻地体验到了自己被理解和关心了。这些被理解的经验,促使来访者退行到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这是很重要的位置,之前从未被触及。
 
科胡特的内在一致性达到了自然程度,所以来访者并没有感觉到科胡特在羞辱他、骂他,而是感到自己被深度理解了。
 
问:他位倾听和主位倾听有什么不同?
 
答:主位倾听是指咨询师站在来访者主要经验的位置进行倾听的方法,他位倾听是指咨询师站在来访者对面进行倾听的方法。
 
假设来访者说的话让我们感到了威胁,那么,如果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的位置上,感受到的就不是威胁感了,而是来访者的恐惧感,因为恐惧才摆出咄咄逼人的状态。面对同一个来访者,在他位和主位两个位置上摆荡,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他。如果在主位上我们感觉到了来访者害怕和被伤害的恐惧,那么在他位上我们会感觉到被他恐吓的恐惧。这种恐惧会使自己紧张,如此我们就能理解,这个来访者的人际关系很糟糕,很多人看到他就会害怕。但实际上,这只是他内心的担忧,是他自我保护的方式,所以,双元倾听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来访者。
 
问:自体心理疗法与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有什么异同?
 
答:这两者是有区别的。科胡特认为,共情是分析家站在来访者位置上研究和体验来访者精神的方法;而对罗杰斯来说,共情是分析家站在一个位置上去回应、跟随和体验来访者的感应技术。

自我觉察,解脱之道

自我觉察,解脱之道

我们很容易执著于某个人,如父母或伴侣。我们与这个人拼命纠缠,互相抱怨,彼此伤害,明明已伤痕累累仍不肯放下——其实是不敢放下。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执著于某个人?

我们执著于父母,是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改变了,我们就幸福了。我们执著于伴侣,也是因为我们认为,伴侣改变了,我们就幸福了。

执著的本质是渴望改造对方。我们这样做,对方也这样做,但没有谁愿意被另一个人改变,于是我们都忍不住要拒绝彼此,而伤害也由此产生。

这种改造梦想,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找到,只是程度的轻重不同而已。

—-那么,它为何这么普遍?根本的原因在于自恋。

特别小的孩子,都有一个心理特点:他会将妈妈和自己视为一体,并由此形成了一个逻辑——妈妈对我好,说明我好;妈妈对我不好,说明我坏。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是好的,但他没有能力通过自我认可就达到这一点,他必须通过妈妈的认可才能达到这一点,而且他一开始也几乎是没有能力可以影响妈妈的,他只能期待妈妈的做法发生改变。也就是说,他只能将焦点放在妈妈的身上,而他通过改造妈妈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期望,也似乎是正确的。

这种通过改造别人来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就由此扎根,随后扩展到他身边的其他重要亲人身上,譬如父亲、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弟姐妹身上。

然而,这种改造梦想,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一个妈妈怎么对待一个孩子,是这个妈妈的心理结构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和这个孩子的愿望没有什么关系。同样的,一个爸爸怎么对待一个孩子,也是由这个爸爸心理结构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与这个孩子关系不大。

可以说,改造别人的梦想,是最大的虚妄之一。但它的产生,又有着坚实的心理基础,所以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陷入在这个虚妄之中。

—-越否认缺乏爱的真相,就越过敏 

除了天然的自恋外,我们容易执著于改造梦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懒惰!

江山易改,本性难易,这句话我们都听说过,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哪怕仅仅是改变自己一个很小的习惯都不容易,更何况改变自己的本性呢。改变自己太难,于是转而希望改变别人,所以无数人说过类似这样的话:“我绝对不会为了爱人而改变,但他必须为我做出改变”。

然而,除非一个人主动愿意做出改变,否则他不会因为别人的推动而发生改变。并且,因为每个人都讨厌别人把他的意志强加在自己身上,于是,你越渴望一个人发生改变,那个人就越抵触你的意志,并会忍不住走向相反的方向。

所以,如果我们真想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朝着更健康更幸福更快乐的方向发展,我们就必须很清晰地告诉自己:放下改造的梦想!

在咨询中,常常有当事人对我说–你说的东西让我有很大思考和触动,对我的启发也很大,那么,接下来,请你告诉我改变的方法。

—-但是,我要说的是–放下改造(变)梦想,这就是无比重要的方法。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也说,重要的不是去做什么,去想什么,而首先是放下。我们必须放下我们许多习惯了的虚妄,而改造别人的梦想,就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虚妄之一。

你真想改变吗?那么就要好好问问自己,你放下了改造别人的梦想了吗?你放下了对别人的执著了吗?你真的放下了吗?

一旦你当真放下改造梦想,放下对别人的执著,你势必会走到一个地步:恐慌。

因为,对别人的执著是被当作救命稻草的,你死死抓着它,以为它是唯一能救你的,那么一旦连它也放下了,恐慌很容易到来。

—-而恐慌的背后是答案 

恐慌了,该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是,任凭自己恐慌,由它去。这个恐慌也是一个虚妄。我们执著于某个事物,是为了逃避一些人生悲剧的真相。这个被我们紧紧抓着的事物,一旦被放下,我们就必须去面对真相,但我们一直是惧怕这个真相的,于是当看到自己就要面对它时,恐慌一下子就来了。

但恐慌过后,你的生命真相就会涌出,而不管是多么凄惨的人生真相,一旦你拥抱了,你就会发现,原来拥抱真相本身就是解脱。

说到这儿,我忍不住要讲讲Z的故事。她,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她至今都不知道妈妈的去向,甚至连妈妈是死是活都不知道,爸爸是个花花公子,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照顾她,爱她的爷爷奶奶也分别在她五六岁的时候去世,最后她只剩下一个姑姑对她还不错,但姑姑也有自己的家要照料,不可能分给她太多的爱。

她的人生真相是“没有什么人爱我”,这个真相太惨了,她拒绝接受,于是她朝相反的方向努力,她渴望赢得身边所有人的爱。她向亲人、同学和老师索取爱与认可,她特别努力地讨好他们,想尽办法赢得别人的赞誉。但是,没有人愿意接近她,因为她对于人际关系中的负面信息极其敏感,你做了9件令她开心的事,但有1件你做得不够好,她就会注意到并因此不开心。

这很容易理解,她一直试图逃避“没有什么人爱我”的人生真相,但这个真相不在别处,就在她心里。那么,无论她走到哪里,这个真相都紧紧跟着她。于是,她越想否认人生真相,就对别人的爱越执著,同时对别人的不爱越过敏,因为一点不爱的信息,就会触动她的潜意识,让她不得不去暂时面对人生真相,但这一直是她最怕的,所以每次不得不去面对时,她就会不开心,并对别人产生怨气。

结果,她特别努力地讨好别人,但别人都特别抵触她,不愿意接近她,她连一个朋友都没有,而她的表哥也回忆说,尽管她当时看起来很乖巧,但他和亲戚都不喜欢她,因为觉得她身上有很多刺。

到了小学四年级,她彻底陷入了绝望,于是想到了自杀。在尝试自杀前,她第一次认真回顾了自己短短的一生,发现自己的人生真是没有多少亮色,她伤心欲绝,放声痛哭。但哭到最伤心的时候,她内心深处涌出一句话:“你很惨,非常惨,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拥抱真相是走向解脱的唯一途径 

这句话救了她。从此,她的性格发生剧变,以前她总是讨好别人,把焦点放在别人身上,但此后她不再讨好任何人,而将焦点放到了自己身上。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而她的人生也随之发生改变,她的人生态度越来越积极,她的朋友也越来越多,她的人生悲剧反而给了她力量。

Z得救了,她的办法不是别的,首先是放下,放下改造别人的渴望,放下对别人的执著。接下来,她陷入了恐慌,这还不是一般的恐慌,而是令她想到了死亡的恐慌,但她听任这恐慌进行,结果这恐慌最终化为最纯的悲伤。她在这纯粹的悲伤中自然地拥抱了她的人生真相,她第一次彻底地承认“你很惨”,结果这一彻底的承认立即把她从人生悲剧的漩涡中拉了出来,于是又出来了下半句彻底积极的话“但你有力量好好活下去!”

这一句话是自然涌出的,Z没做过丝毫努力,她只是在放声痛哭而已。但这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最根本性的治疗力量,这可以用克里希那穆提的话来诠释—-只有眼前的“真相”才是实况,如果你能觉察到“真相”而不跳到相反的状态,这份觉察的本身就能带来秩序。

不是我们刻意去追求秩序,我们只须放下,放下执著的幻象,放下加诸于别人身上的虚妄,如果恐慌产生,就听任恐慌进行,如果悲伤产生,就听任悲伤进行……最终,我们会在某一瞬间,彻底拥抱了自己的人生真相,而也就在这一瞬间,我们被拯救。

或许,你尝试过去拥抱人生真相,你悲伤了,你愤怒了,但于事无补,并且心态好像变得更加糟糕。那么,我建议你好好去体会一下,你的悲伤和愤怒中是不是仍然有着对别人的执著,你仍然渴望改变别人,于是悲伤成了哀怨,愤怒成了怨恨。只要掺杂着对别人的执著,你的悲伤和愤怒就不会是治疗性的。

我听了数以千计的故事,但很少有人比Z更悲惨了。这可能恰恰是她被拯救的一个重要原因。无数人也有过放声痛哭的经历,但这种痛哭中,多数人总还有亲人可以期望,于是无意中继续着对他人的执著,但Z不同,她身边再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她对所有亲人都失去了期望,并且她还没有一个朋友,她只剩下了她自己。她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放弃改造梦想,她放弃得如此彻底,于是奇迹产生了。

———-觉察到执著,就能放下了 

拥抱真相是走向解脱的唯一途径,除此以外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必须诚实地直面自己的人生真相,这时不管产生什么感受,都要尊重它,而随着感受越来越纯粹,它最终会将你带向解脱。

举一个我自己的小故事。一天晚上约24时,我准备睡觉前,打开了邮箱,想最后收一下电子邮件,也的确收到一封电子邮件,一个朋友说,他的一个朋友的弟弟最近老觉得有鬼跟着自己,该怎么办?

这封信令我毛骨悚然,一股寒气从脚下腾地升起,令我一下子陷入恐惧中。

不行,不能就这么睡觉,会做噩梦的,我对自己说,应该做一些阳光点的事把这个恐惧冲一冲。于是,我没关电脑,一会儿读一些轻松快乐的文字,一会儿又翻看了一些自己拍摄的照片,还做了些其他琐事。但是,那个恐惧不时会袭击我一下,令我再次陷入恐惧中。

这样过了约一个小时,我突然醒悟过来,质问自己,你不是整天和别人讲要自我觉察吗,你为什么不试试这个办法,你为什么非和恐惧对抗。

于是,我停止做事,听任自己恐慌,也听任恐慌之后的其他情绪带我走向任何地方。这样过了约几分钟后,我脑子里就跳出了一个答案–最大的恐惧是孤独。

这句话一出来,我立即理解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即也从恐惧中解脱了出来。原来,我这两天是打算斩断一个重要关系,但那样会令自己陷入极其孤独的状态,而当还执著于别人时,那么再没有人牵系的孤独其实就意味着是最大的恐惧。

当你对自己的执著不够了解时,这份执著就会控制你,但你一旦认识到它是什么,那么你立即会发现,这个执著其实已不是那么重要了,那么相应的,依附在这个执著上的恐慌也就可以破掉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拥抱真相的事例,假若你这样的事越来越多,那么你就会觉察到并破掉自己许多不必要的执著,你的心灵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成长。

再回到所谓的”改变方法”上来。我个人认为,谈到”改变方法”,不做什么,或许比做什么更重要,因为”做什么”很容易发展成一种新的执著。一些方法的确很有价值,但在使用这些方法之前,我们最好先去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了解自己的执著,以及为什么会产生那些执著。如果不做了解的工作,而试图直接使用方法来改变自己,那么你很容易会再次回到老路上,因为你的内心并没有改变。

有时候,我们渴望方法,是因为我们发现,尽管知道了无数道理,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生改变。这是因为,这些道理和你还没有关系,它们还不是你自己的。你必须通过自我觉察,清晰地捕捉到这些道理的确在你自己身上的展现,等你捕捉到这些信息后,好的转变自然就会发生了。也只有做到这一点后,这些道理才成了你自己的。

做什么样的心理治疗师,得由病人说了算

   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我们会在各种场合这样介绍自己的职业,但无论这种陈述是在何种语境之下,“心理治疗师”这个能指已经同“病人”连在了一起。然而“治疗师”这个称谓实在是有些过于强势,容易造成误会,包括治疗师本人,常常很自然地以为自己才是给予的一方,或者以“治疗师”之名为“权威”之实,而忘掉了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即我们之所以成为“心理治疗师”,乃是因为病人。

  

   病人什么时候需要治疗师?在多大程度上需要治疗师?需要治疗师做些什么?这几个问题好回答又不好回答,比如我们当然可以畅快地说,强迫症的病人需要治疗师帮助他们不再重复无意义的想法和行为;但这样的回答若作为开始治疗时的目标就有些不自量力了,因为病人对于症状的需要往往远远高于对治疗师的需要,当他们近乎疯狂地执着于重复模式而无视治疗师试图改善症状的努力时,治疗师常常会体验到无趣、挫败、失去耐心从而萌生退意,而当这种感觉伴着治疗师额头上的虚汗出现的时候,其实就标志着治疗已经差不多划上了句点;因为治疗师眼里只有“强迫症”,而忘了坐在对面的那个向你投掷出粘滞的绝望的人;或者说,当治疗师执着于他所习惯的腔调,其实就是在拒绝成为病人所需要的人;结果可能会是,病人怀着早已熟悉的失望再去找下一个倒霉蛋,而治疗师则得出这个病人没救了的结论,以维持自己“治疗师”的自恋和避免内心深处的身份危机。在这里,“治疗师”与“病人”就像两条不同空间的直线,除了在同一个房间打了次照面,其实并未产生任何的关联。

   心理治疗师是比昂所说的容器,得去容纳病人支离破碎的、包括攻击性在内的各种情感体验,然而这个容器不能是一口天然就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大锅,任所有的内容物进来都还有大块的空间,若有,那也只能是神一般的存在。然而病人并不真想让神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他们需要一个有血有肉能哭会笑的人,那么这个容器就必须不能是钢铁一般的硬质材料,而是要有能和内容物一起发生改变进行匹配的弹性和可塑性。在临床实践中,我的体会是,在治疗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治疗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从来不变的治疗师要么只是把病人当作满足自己自恋的工具,要么就是害怕在治疗中卷入真正的情感。在给一个15岁的姑娘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很有把握地认为找到了问题的本质原因,然后就很“自然”地对她的与此有关的如“胆怯”、“愤怒”等情绪进行共情,然而在她毫不留情地对我说这一切都只是她所厌恶的鸡汤并开始对治疗产生极端失望的时候,我只得慢下来,看看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然后我开始认真地去听她给我放的黑金属音乐、想象她给我讲的带有虐待题材的动画细节、了解她所感兴趣的日本流行的电音文化,然后我发现,她令我发生了变化,变得能够体会那些我的青少年没有经历过的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彷徨与哀伤,而与此同时,她认可了我在她世界的存在。

   老师们让我成了心理治疗技术的吸纳者,个人体验师让我知道和敢于成为我自己,而病人则使我成为了治疗师。

   这就好比父亲的名分只能是儿子给予的一样。在儿子降临人间的这短短几个月间,我不得不经历埃里克森关于这个阶段的“生育对自我关注的冲突”过程。小家伙需要从这个世界得到一切而又对这个世界无所知又无所畏,在面对他时我无法跟他进行语言沟通;我也无法成为他最愿意亲近的那一个,前一秒他还冲着我咯咯地笑个不停,但只要他困了或是饿了,就会丝毫不顾及我的面子大哭着召唤他妈的怀抱;然而在我顶着冬夜的寒气起来给他冲奶,愈发娴熟地替他换尿不湿,当他看见下班回家的我就会笑出声的时候,我终于知道,我的身份连同我的生活,都因这个小家伙发生了改变。拒绝从完全的自我关注中走出来承担父亲的责任之人,必定会以某种方式被父子关系拒绝,就像一些离了婚又不愿给孩子抚养费的父亲,虽然名义上他仍然是一个“父亲”,但却被与他有血缘关系的那个生命拒绝在亲密关系之外。

   回到心理治疗中,当治疗师并不愿意同病人一起成长,而坚持固守于自己的预期企图植入一个极其“健康”、“有益”、“富有意义”的观念,心理治疗就不可能行使α功能帮助病人处理那些他们无法忍受的β元素,而治疗关系之间的联结也只有-K而已。

   坐在治疗室的沙发上我时常会想,这个房间是否真的需要我,我在桌上摆了一瓶太阳花,墙上挂了一幅秋天丰收铺满金黄的油画,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病人因为我而坐在窗户对面的沙发上,这个房间似乎因为我才成为了一个治疗室,然而也许多年以后我不会再坐在这个房间里,但这个房间仍然存在。用拉康的理论来说,我只是这个房间的一个偶然的他者,这个房间与我之间并不存在拉康理论里的对象小a,而小a却存在于病人与治疗师之间,治疗元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进入病人的符号系统,取决于作为他者的治疗师是否能和作为主体的病人一起发展,从而并存于象征界。

  

   治疗师永远都掌握着主动权,但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做什么样的治疗师,得由病人说了算。

   

答疑(一)

某当事人来访前来信提问:

有时候看了精神分析的书会更加痛苦,感觉自己的不好都是被过去决定的,而且改变也必须客体的内化。感到的完全是宿命论淡淡的悲哀。学习精神分析难道完全是救治别人的书?那么精神分析到底有个屁用?
精神分析更多的描述的是心理的现状和由来。而且这完全就是在呈现他自己,可他自己如果有问题的话,呈现了只能更痛,屁都没用不是吗?精神分析是不是完全就压根是认识人的,而不是帮助人的?

彻头彻底的废话,因为说到底自我在一些精神分析的理论里就是个垃圾。
我想知道,把自我扁的一文不值,这真的一定对吗??自我到底有没有用?

A: 看见你前面的几条留言,我有一个联想—当年金毛狮王谢逊瞎了,驾船出海,遇地震海啸,困守于冰火岛上,谢逊挥舞着独龙刀,对天大骂贼老天—当时的谢逊感觉,所有的不幸都被强加与身,而厄运,就如宿命般如影随形,满腔怒火,却不知道该何处宣泄

你在留言中也提及了宿命—的确,有时候想想人类真是个可怜的物种,就像俗语里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似乎人的一辈子在小时候就已经被决定了,似乎人类长大后所有的努力都跳脱不出小时候,就已经埋下的窠臼。这真是件想象着,就觉得悲哀而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是,就像人类去研究细菌一样,人类研究细菌的目的,并不是要让人类本身恐惧于自己原来活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身处危险之地的焦虑。人类研究细菌的目的是为了消灭以及防御,对付有害的细菌。或者说,人类研究细菌的最终,是为了超越细菌
那么,同样,人类研究那些可能会加诸于自身的宿命,其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最终超越宿命的桎梏
—这就是精神分析存在的根本

B: 看你的一些回帖,估计你是看过一些精神分析的书。我的感觉是–你似乎期待,通过阅读那些理论书,来让自己获得一条道路,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
的确,精神分析理论的确会让人有着—被某次理论所触动,联想到自己的一些经历,继而产生某些感受甚至领悟—这时理论实际上成了一个通向我们自己内心的窗口,但由于它是理性产物的特质,这种效力相当有限,并且容易成为理智化防御的载体。

也就是说,这时候阅读理论,所带来的效果有时候会是一种控制感的获得,就好像人类面对每一件自己所不明白的事情,一旦得知其间的运行规律以后,所获得掌控感。
或者说,阅读理论,其实仅仅能获得一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掌控感而已,而显然,这样的掌控感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那么,问题的根本该如何解决,或者说怎么让精神分析帮助到人,那就要牵涉到一个概念“觉察(或称之为洞见)”

根据牛津大辞典有关于觉察(洞见)的解释有六个层次
1,对疾病的否认—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
2,稍微知道自己有病,需要帮忙,但是同时又否认—这指的是隐隐觉得自己不对劲,想找人帮忙,但又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应该不需要别人帮忙吧
3,知道自己病了,但归咎于他人,或者生理性因素—-这指的是有些当事人感觉到抑郁,焦虑,压力,莫名的愤怒。但是他把这些情绪的因素归咎于环境,或者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因为别人如何如何造成的,或者觉得自己不是心理问题,是身体的问题,等等
4,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因为自己里面某些尚未知的因素—这个指的是隐隐觉得自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己心里面有着些被压抑的,自己尚为觉察的心理过程
5,知识洞见—-这个指的就是理论的知晓
6,情绪洞见—这个指的是全然的知晓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以及自己的象征化表达

六个洞见(觉察)层次,只有最后这个情绪洞见的层次,才是精神分析最后起效的结点,而不是知识洞见(过着说理论的知晓)

C: 那么,既然说到了情绪洞见才是精神分析解决问题的最终之路,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如何获得情绪洞见

我们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把自己控制在一个自己所熟悉的可接受的情绪范围之类,即便是身处负面情绪之中,也会努力的争取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让自己舒服的状态,,,这些都是平常人所行的平常之事,,,因为是如此的平凡,平常,所以大部分人看不见自己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情绪状态
—就比如有些人,平常很愤怒,但是他难得观察到自己愤怒下面隐藏的羞耻(或者说这种人用愤怒这个有力量的情绪状态,隐藏着他原来的羞耻的无力无能的状态)

那么,要获得表面情绪下面的情绪觉察,
在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自己能做的是—不要逃—因为你越逃,越想离开那个情绪就越离开了这个表面情绪下面的情绪—-但是,这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大部分人习惯性的会逃离那个表面的负面情绪,他们总是以为离开了就舒服了—这也是大部分人做自我分析难以成功的原因

而在做精神分析的临床中,咨询师不会去管当事人的那个习惯性要逃的事情,,咨询师甚至会抓住一些机会让当事人去面对那个表面情绪,,当那个表面情绪被毫无遮掩的被当事人体会的时候,当事人在那一瞬间,自我保护和自我想逃的习惯会被击穿,于是下面的情绪(或者说自由联想),会自动浮上来被体会到—–这也是我常常在这里说的咨询并不是让当事人感觉舒服的一个原因

D: 还有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是—觉察(洞见)的扩展是否会带来改变?
这里,我有一篇我曾经的谈论精神分析工作原理的片段,,你可以参考下,看看对你是否有用

心理咨询的两个工作原理
第一个工作原理—发现即是改变

1:放下改变的念头,改变就已经在发生—这是格式塔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放下不是指压制,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想法
而是去理解,体会,浸泡,最后才是穿越的过程

2:去理解,体会,浸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发现自己还有这样的欲望,发现自己还有这样的隐藏的情绪,发现自己还有这样的想法
这所有的细微的发现叠加起来,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即“自我觉知面”的扩大

3:随着自我觉知面的扩大,则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原来我们对自己的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开放度大概只有X面积那么大,那么自己内部可以调用的能量和自我功能大概也和X面积相当。当自我觉知面扩大,自己对自己的理解出现了X+N的现象,自己对自己的开放度也就出现了X+N的现象,,于是自我内部可以调用的能量和自我功能也就从X扩展到X+N—–这就是心理学层面所说的自我功能扩展了

4:当一个人的自我功能扩展了,比如说,他原来只能使用五十斤的力量的时候他感觉无比吃力,而现在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也需要动用五十斤的力量,但因为他的自我功能扩展了,原来五十斤是他的极限,而现在五十斤对他来说是好不会感觉到吃力——即他要面对的问题没发生改变,但原先那种吃力的焦虑和紧张以及害怕消失了—-问题永远不会消失,但是你的能力可以通过咨询获得提高,当你有那个能力的时候,问题不再是问题—于是,对于你来说问题已经改变了

5:格式塔说—发现,即是改变。。格式塔说—放下改变的念头,而是去发现自己,则改变就会发生

6:格式塔认为–企图改变意味着对自己的不接纳,既然不接纳,则不会去愿意发现该多的自己,而没有发现,改变不会发生

7: 发现即是改变,实际上是精神分析所说的“潜意识浮上意识”的一个变换而通俗的说法而已

E: 最后,,自我究竟有什么用
首先,我感觉你说的自我,不是精神分析概念中的自我,你所说的自我更像是—自己对改变自己有什么用,是否想通过精神分析来改变自己就一定要通过内化咨询师?不借助于咨询师是否可以?

我前面说过了,自我当然可以觉察自己,而且你越能够勇敢的面对,做到不逃避,就越能够自我觉察自己。。当然这个勇敢,其实也包含着相信,因为相信可以让你更勇敢
相信精神分析,相信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相信潜意识,相信决定论的宿命是可以被超越,相信自己和他人,这些相信的前提可以让你在自我觉察的道路上,往前走好几步 

但是有些人一开始就是“不相信人格(没有这个人格诊断,但是很多的当事人有这个特点,怀疑一切,)”
那么,这个自我觉察这条道路在这就会很难,他的起点就会落在先去找一个咨询师让他相信,然后内化这个相信,变成自我相信—-这也其实是很多成熟的咨询师自我工作的方式—自我相信自己的觉察

F: 最最后,说说是否改变自己一定需要心理咨询,需要精神分析
我前面说过,精神分析可以帮到一个人不是让他从知识洞见层面去让当事人知道哪些理论,而是要在情绪上对自己获得一种觉察和洞见,这才是最终走通这条路的根本

有关于觉察自己,其实不止是精神分析,几千年来,人类发现了许多自我觉察的道路和方法—比如,禅修,比如内观,比如瑜伽,比如打坐,比如悟道,,,只是几千年来,大部分人理解差了,以为所谓的悟道,内观之类指的是思考,,是道理,,,是获得一种原来我不知道而现在知道的掌控感,,,人类作茧自缚很多年了,也以逃避痛苦为生活的目的,,但是逃避痛苦并不意味着痛苦就不存在了,,它没有被消化,可能在某个转角,它又会遇我们不期而遇,悚然心惊,于是再一次企图去逃避而控制它,,而不是直面它,看看它下面还隐藏着什么,看看它究竟想告诉我们自己一些什么

G: 恩,,人类啊,,晚安(恩,写到这,忽然觉得人类很可怜,忽然觉得大伙都很可怜,包括自己。好在我们依旧有相信,好在人类还有相信,好在人类还有勇敢以及相信,呵呵)

心理咨询师写给来访者的一封信

尊敬的来访者:


当我这样称呼你时,通常,我们已经建立起一种咨访关系,即: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工作联盟。

对于到底什么是“心理咨询”网络上的解释很多,而此刻,我想以一名普通咨询师的身份与你聊聊,希望能稍作澄清,消除你对心理咨询的某些误解


你可能会担心:做心理咨询,是否意味着自己心理有病,就“不正常”了,得找医生看病吃药?


仅这个问题,就有好几个概念被混淆了。


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遭遇某些方面(如读书考学、婚恋情感、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的不顺、挫折或打击,由此而产生相应的困惑、烦恼和痛苦。


种种负面情绪披着一件叫做“压力”的外套,张牙舞爪地攫夺你的身心健康,令你感到沮丧、厌倦、易怒、疲惫、不自由、失去活力和创造力,饮食与睡眠均受到影响,并且,好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改善。那么,可能你需要找一位心理咨询师交流一下。


如果,你的这些状况不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主客观一致,知情意协调,人格也基本完善,请不要轻易说自己“心理有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以上状况,这被称为“一般心理问题”。通常,咨询师在了解完情况并与你达成咨询协议后,会运用自己所学的方法(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为你工作。心理咨询师并没有处方权,不可以开药。

如果,一个人已出现诸如幻觉、错觉、妄想、哭笑无常、行为怪异、社会功能严重退化等症状,这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障碍或精神分裂,必须尽快去医院救治,否则很危险。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大夫具有处方权,会辅以药物治疗。


而“一般心理问题”则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包括心理咨询师和精神科大夫本人。因此,你完全不必将做心理咨询等同于“家丑外扬”。


 换言之:

感冒,可治可不治,视主观意愿、难受程度、病情发展而定;一般心理问题,亦然。

感冒,来了会好,好了会再来,谁也无法保证自己终身免疫;一般心理问题,亦然。

感冒,过于忽视,有可能导致肺炎、心肌炎等更严重的疾病;一般心理问题,亦然。


尊敬的来访者,当你带着纠结苦恼的问题找到我时,在滂沱眼泪背后,我看到了你寻求改变的勇气;在迷茫困惑下面,我听见了你等待开启的答案;在种种不如意处,我发现了你渴望成长的动力。对你,我确有敬意!


第一次沟通,我得详细了解你各方面的情况,看看我们是否适合建立咨访关系。若不适合,请不要气馁,建议继续寻找更有助于你独特情况的咨询师(一定可以找到);若适合,我们将共同确立咨询目标是什么?咨询形式(网络语音、电话、面谈)?咨询时长与频率?付费方式?注意事项?很重要的一点,我会遵循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承诺为你的隐私保密。


在之后的会谈中,交流会随着信任关系的增进而深入。我们不仅要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更要发掘对你有用的资源,并促进你对真实自我个性、需求、方向的进一步探索。


有关“真实自我”

阿波罗神庙上刻有三句箴言,最有名的就是苏格拉底的话: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相传,德尔菲神预言,苏格拉底是希腊最聪明的人,有问题就去问他。雅典的居民对此深信不疑。苏格拉底听说后,却陷入困惑:“我真是希腊最聪明的人么?我究竟比别人多知道什么?”突然,他明白了—我知道自己无知,这就是我比所有人都聪明的地方。

再看古老的东方,老子也在《道德经》中提及: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然而,认识和了解真实自我,何其不易啊。


有时候,我们会把负面情绪、诸多不顺归咎于外部环境与他人因素,长此以往,结果很可能是:我们回避了藉由冲突、矛盾、失败等事件来观照自身不足、浅薄与浮躁的机会,同时,也错失了反省、修正自己并不断增加内在力量的机会……


或许,当我们愿意向内探索时,会诧异地发现——“自我否定”、“低价值感”、“不安全感”、“生命内里的莫名焦虑”、还有那些“强迫性的掌控欲望”等等,可能恰恰是其中某项未被我们觉察到、或偶有觉察却不愿令我们坦承的东西,阻碍我们认识自己,也阻碍我们真正成长。


 
回到心理咨询中来,在我们的咨访关系中,全神贯注的倾听、设身处地的理解、不离不弃的陪伴,就是为了给你一个足够安全的场域,令你可以安心卸下这么多年来因需要扮演某种角色而形成的层层防御。我知道,那张“面具”成就了你,但也拖累了你。


 
当你发现,在这样的场域中,即便坦承自己的怯懦、恐惧、阴郁、不完美,你也会被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我相信,你将有更多的勇气从 Know yourself(认识你自己) 逐步走向 Be yourself(成为你自己)!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还得保持对咨询效果的客观评估,检验在咨询室中呈现出来的疗效,延展与应用到你的实际生活中去,情况如何。当然,我们允许整个过程保持必要的灵活性,评估与调整会循环进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后,最初困扰你的问题转化为推动你成长的契机,双方对咨询目标的达成也有了比较一致的认可,接下来,我们会好好地道别。


 
是的,你我最初的相遇,以及相遇后的种种努力,其实就是为了最后的分离。而这种分离,是为了让你更好的出发与前行。作为你的咨询师,我深深地祝福你……尊敬的来访者,你之所以会找到我们,是因为你需要倾诉,渴望理解,期待改变。而我,因为某种机缘巧合,正好与你相遇。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人间共一滴泪。
     你的孤独郁闷,何尝不是现代人的共同心声;
     你的痛苦哀伤,他人在别的生活事件中亦有体会;
     你的矛盾挣扎,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选择”二字。
     人生皆苦,人性皆复杂,谁又比谁更有资格在你的困境面前趾高气扬、不屑一顾呢。

我不是专家,亦非权威,在你我共同建立的咨访关系中,我从未有片刻认为自己在思想情操、学识修养或人生理念上更优于你。


咨询师会尊重你的独特经历与价值取向,尊重你的个人理想与实践方法,如同尊重我自己的这一份。假如,你还愿意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我也不吝于贡献自己的小小视角。


我知道,很多人带着“究竟为什么”和“我该怎么办”这两个问题而来,迫切希望心理咨询师给出一个直接、简单并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非常理解你急于解决问题的心情。这种情形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我明白你有太多不好的感受,那些糟糕的情绪牢牢捆绑着你,让你慌乱无措。


然而,没有人比你更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也只有你最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咨询师可以和你一起探寻事件背后的原因,找出令你痛苦的真相是什么,最后要怎么办,取决于你自己。”

我不希望你高估心理咨询师的能力和作用,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难题与困境,生活它也不会对咨询师格外开恩。

 


      你问,那为何还要去做心理咨询?
   
   
 
当遭遇某些事情不知该怎么办时,其实答案就隐匿在你的心底,只是它的声音太微弱了,别的声音又太喧嚣,常常看不见也听不清,所以你倍感苦恼。如果那些纷繁复杂的感受会说话,可以静下来听一听,它究竟想告诉你什么……


咨询师在心理疗法方面的专业训练,或许可以为你寻找答案提供一些线索,依循这些微妙而又清晰的线索,最终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它可能是某种解决方案,也可能是对自身境遇更客观的解读。


假如你有其他找寻内心答案的途径,宗教也好,哲学也好,只要对你有所助益,都可以使用。方法不拘,殊途同归。

当我们建立起一种咨访关系,你和我,并非强者与弱者,更不是老师和学生—


你是自己生命故事的讲述者,我是不带批判色彩的聆听者;
你是奋力走出困境的探路者,我是为你加油鼓气的陪伴者;
你是精彩生活蓝图的绘制者,我是充满喜悦赞叹的欣赏者。

理解和尊重持有不同价值观的来访者,以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陪伴其勘探内在的心理资源,悦纳真实的自我,发掘有潜力的自我,最终达到身心平衡与健康。这,就是我理解的心理咨询。

最后,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向我敞开心扉,并允许我走进你的内心世界。我们在生命与人性的最深处相遇,结伴同行走这一段旅程。我们携手抵抗路上的风暴,也并肩欣赏沿途的风景,仿佛战友一般。你说,因为我的参与,令你有了很多改变;我想说,正是看到你的改变,我更加坚信,成长是永恒的主题!它与年龄、性别、名气、社会地位、财富多寡无关,只关乎自己内心的勇气。”

 

成长之路,道阻且长。与人结伴,天地更宽。

 

 

 

 

上饶深蓝心理咨询精神分析小组(第四期)成员招募

前言:
1895年,随着《梦的解析》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的理论大厦基本建立,,在后面的岁月里,精神分析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饱受诟病

其中,最大的诟病是当年佛洛依德所提出的人的基本欲望是—性以及攻击
也是,,如果仅仅是性和攻击,,那人之为人,人与动物的又有何区别?!

六十年多年以后,自体心理学的开山鼻主科胡特说–人与动物的基本是不同的,,因为人除了生老病死,生殖繁衍,追族利益,扩大地盘的活着,,人还有一种活法—那就是—创造性的,有能力的,指向未来的,镇定的,丰盈有活力有意义的活着,这是人从生到死一直在追寻的“活着之为活着”的目标

而这些所有的活着—还隐隐的指向一个更为古老的哲学话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怎样才算是活着,,人该如何自处,,我和世界的关系是什么等等终极发问

精神分析在兜兜转转了几十年之后,终于从—人和动物的秘密,人和人的秘密,终于回归到人和自己的秘密,这个主题上面来—-回过头去,看待这段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史,我长舒一口气

佛洛依德把当事人作为一个标本来观察,这样的模式,原本就有着把当事人“物化”的倾向
而自体心理学引入物理学的测不准定律—科胡特认为有观察者观察着被观察者,,那么被观察者一定会被观察者所影响,从来就没有完全干净的场,,,

在科胡特认为,从本质上说,没有人是愿意被“物化”的对待的,,也没有人愿意是仅仅被教导的对待的,人类最核心的部分只能被感知,而无法被观察—这些都是自体心理学最温暖而最被我珍惜的部分
仅仅是温暖,当然无法改变当事人,但是一个时刻在温暖的氛围下去经历挫折和悲伤的当事人才有可能真正感觉到活着的意义—-因为这才是人性的相遇,而不是观察与审视


对于可能参加的组员,我对你们可能会有以下期待:
1:希望你对成功的概念不是迅捷与快速,希望你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2: 希望你进入这个领域只是因为对他人或对自己内心感兴趣
3: 希望你感兴趣的不是知识或者心理学所谓的光环以及外在可能的利益
4: 希望你不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因为我们要进入自己或者他人的内心世界,里面也许有很多阴影与黑暗
5: 我们不担心你或者好为人师或者沉默寡言的性格,但是我们担心你完全忽视自己内心世界的另一个自己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6: 你的自恋在这里将被得到保护,你的即便是毫无逻辑道理的观点在这里将被得到珍视,同时我们希望你把这样的保护和珍视传递给小组其他成员
7: 我们都知道,是否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并不是你能否开展实际咨询的能力标准,所以你是否是心理咨询师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在意的是你的内心是否常常涌现出对人性“为什么,是什么”的发问


小组的活动内容:
1:在整个14周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只精读一本书《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2:自体,自身,我,我自己,几千年来,对于什么是“我”,一直定义存疑,语焉不详,,而我们这个小组,试图通过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试图去靠近这个真相
3:自体的的踏实,稳定健康与否与一个现代社会人们听得耳根生茧的词汇—自恋(自卑),紧密相连。而现代社会的快速,追逐高效,注重结果的理念是获得自恋健康的最大的阻碍
4: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氛围,所以,作为参加小组成员的你,也可能是自恋或者自体困扰者。若如此,无须担心,这本书会温暖包容与支持你,将可能让你看到一丝亮光
5,因为是读书小组,所以本小组不做过多的个人分析,小组将在带领者保护的氛围下缓慢开展

小组的设置:

1:小组成员6–8人,活动期间不会加人,当然我们也希望不减员
2:小组活动7月上旬开始,活动14次,每次两小时,具体每周的那一天成员召集后具体讨论,节假日顺延下周
3,小组成员的收费每人800元,中途退出者费用不退
4,小组成员若有两人同时在某天请假,则当天活动取消,顺延下周
5,小组活动与临床咨询设置相同,请假者请提前六小时通知,否则不予认同

小组带领者的介绍
1,颜毓飞,主要工作取向:精神分析,现在工作单位:上饶市深蓝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2,培训经历,辗转于南昌,合肥,杭州,长沙,武汉,
3,需要更多了解我或者我们请查阅我们的网站 http://srslxl.com
4,我的电话:0793–8278723

 

另:微信转账,款到确定小组名额  微信号deepbluexl

问道

问:这辈子要受的苦一定是前世的轮回吗?人真的有前世今生吗?


答:前世与今生就如同大海里的前浪与后浪,似有还无,道无却有。问这样的问题,只能代表逃避的愿望,你的苦,不在前世,也不在今生,只在你心里。

问:人的分别心从何而来?

答:分别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自我,心理层面上源自无法避免的生命早期第一个不满足,这个不满足被当成是一个缺乏,以后转化成欲望,进入无止境的追逐,但永不可被填补的人生游戏。

问:您觉得基督教和心理学在作用方面的区别是什么?

答:宗教与心理学是两个范畴。世俗化的宗教对于大众而言,提供的大多是精神上的慰藉和逃避,真正意义上的宗教提供的是促进意识发展,精神成长的方便法门。心理学则更多的目标指向帮助人们获得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意识发展,精神成长没有必然的关系。

问:您怎么看待人生的意义?

答:我看到人生的绝望,和绝望中的挣扎,惨烈到无法不让人感动,感动到不会放弃挣扎。除此之外,目前还没有能力看到更多。

问:为什么每一刻头脑都要逃离自己的存在?

答:头脑没有逃离过存在,因为头脑从未进入过存在。头脑里装满的都是想法,想法就是各种言说,是一个语言构成的世界。语言世界里居住着的只有一样东西,就是欲望。欲望之所以在那里,就是因为你不在。

问:我经常找不到重要的东西,是怎么回事?

答:经常找不到重要的东西,就意味着重要的东西都不在你身上,当然也不在你心里。对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你自己,所以你没有把自己带在身上,经常忘记自己在哪里。没有自己的人,没有秘密,最后总结,你是一个守不住秘密的人,这就是原因。

问:怎样摘掉虚伪的面具?

答:接受自己的害怕,练习自己的勇敢。不过我建议你应该先练习虚伪,等到能炉火纯青的使用虚伪时,你自然也可以随心所欲的摘下它。

问:无效防御后的空虚意味着什么?

答:不知道你的空虚中是否还有无助,如果还有无助,那么应该要处理的不是空虚,是无助。在无助中感觉到自己一无所有,一无所依,也许就是你所说的空虚吧。看到自己无所有,应该要做的就是去拥有,同样的,就从拥有一个小小的秘密开始吧,记得不要告诉任何人。

问:如何不再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获得稳定的自我认同?

答:过度在意别人,是因为想要从别人那里获得,骨子里丢弃不了的依然是依赖,下定决心,自力更生,自然就不那么在意别人了。更深入一点来说,每个人在心理上能从别人那里获得的,除了秘密,别无他物,而拥有别人的秘密其实意味着被别人占据,想要获得稳定的自我认同,那么,就去创造自己的秘密吧。

问:人应该如何觉察,发现内心真正的需要?

答:需要就在那里,不存在要如何去觉察它的问题,它没法不显现自己,只是显现的形式各异,当你想要去阻挡它的时候,它就开始变异,但那也不过只是改头换面而已,它没有躲起来,只是有可能你不认识了。就像孩子,原来只是需要喝一口乳汁,慢慢因为不能及时满足,就变成想要时时刻刻拥有母亲,更加不能获得,就愈发感到空乏,于是,再后来就演变成需要无数的物质,想要获取富足的感觉,真正想要抵挡的,依然只是心中的饥饿,真正想要获取的,依然还是最初的那一口乳汁。把需要变成欲望,是人和自己玩耍的一个游戏,这样就可以永远得不到满足,生活就可以永远去寻找意义。

问:为什么有很多困惑却不能形成一个清楚的问题?

答:当一个清楚的问题出现了,其实也就意味着不再有困惑了,我们的困惑基本都是来源于不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一个怎么样的问题,或者找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内心的困惑基本都是源于内在感受的不清晰和不分化,内心世界缺乏与外在世界发生的时间相对应的精确感受,只有一团模糊的感觉,无法言语化,因而产生出困惑。内在感觉不分化,是因为不愿意去面对,也就是被害怕和无助的感觉阻挡了其他感觉的发生和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发展和分化自己的感受,从专业的角度,个人或团体的自我体验,持续不断的正念练习都是很好的途径,从生活的角度,提升个人的艺术人文修养是必要的,优秀的音乐,美术,小说,电影作品中,蕴含着大量深刻而丰富的体验,等待着我们去平品尝。

问:在做自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过程中难免会违背一些世俗的规则和期待,我们该怎么平衡‘做自己’和内心所产生的愧疚感?这种愧疚常常会让我感到绝望和无力

答:学习做自己必然会面临违背规则,每一个自己,后脑勺上都贴着一个大大的‘不’字,通过顺从规则,我们感觉到在一起,注意是‘我们’,通过违背规则,你感觉到‘自己’,‘To be or not to be’,这永远是一个问题。若你从我这里获得了一个答案,你就失去了你自己,若你没有获得一个答案,你就留在了目前属于自己的地方。顺从或是违背,看起来都没什么自由可言,想要自由,就需要拥有规则,把规则作为自己的规则,顺从或是违背,不是重点,重点是承担结果,承担结果是拥有规则的不二法门,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愧疚,无力,原因在于你想逃避结果。

问:最近我送走了我的小狗,很难过很想它。但是在拥有它的时候却一直想送走它。为什么我那么矛盾?

答:你的矛盾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这是我们面对亲密关系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的体验。远离了,就会看见彼此的需要,靠近了,就会生出想要拒绝的愿望。想要靠近,是因为孤单,生出抗拒,是由于被占据,我们总是在独立与依赖的矛盾中左右摇摆,不够独立自然也会无法依赖,矛盾大抵源于这里。

问:感情问题,是差异较大的两个人在一起比较好还是相似的两个人更好?如何判断一段感情已经到了尽头?


答:感情问题,最大的困难在于无法一劳永逸的做出一个最合适的选择,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不断变化的人,你自己或是他人都是如此,其实,你所遇见的,在当时当刻就是最合适的,不管结果是快乐还是痛苦,那都是你必须经受的。感情的尽头就是心的尽头,你站在自己心的尽头依然无法够得到对方,大概缘分也就到了尽头。

问:如何面对关系的失去。如何有长久的关系?

答:关系之所以会失去,最根本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想要长久拥有的愿望。世俗层面上,想要维持所谓长久关系,其实也简单,只要两个人同意各自致力于发展满足对方需要的能力,自然也就很难分开。

问:比昂对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于我而言,就如拉康让我了解言说始于绝望,佛洛依德也好,比昂也好,都让我看到一个在矛盾中挣扎,苦苦寻找自己身在何处,却被生活的言说不断主宰的生命。

问:怎样看待在咨询室里异性来访者谈论性话题?

答:喝茶,吃饭,聊天,做爱,这些话题本身没什么特别。一个话题在咨询室中拥有怎样的意义,取决于咨访双方的互动,不取决于这个话题本身。一个异性在你面前谈论性话题,到底意味着什么,那就需要问问你自己,当时当刻你心里的感觉是什么?紧张了?兴奋了?害怕了?恶心了?搞清楚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你自然就明白,对方为什么要谈论这个话题了。当然,你是淡定的,不然,如果你太激动,没法看到对方。

问:表达能力不行是否不适合做心理咨询师?

答:无法自由的言说,意味着没有在语言世界中创造出自我,也就意味着心智化发展相对不成熟,确实不适合做咨询师。当然也不是说伶牙俐齿就可以做咨询师,那往往也是另一个自我发展不足的表现,从言说的角度,学会用心说话,且能自由言说,是做咨询师比较理想的状态。

问:如何帮助抑郁症来访者找到活下去的动力?

答:每个人的生命如果都属于自己,那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其实相应的也应该有死亡的权利。事实上,社会层面上每个人的生命并不完全属于自己,所以一般也不接受自杀。因此,想要自杀,也可以理解为想要完全拥有自己的生命,可是另一方面,自杀者往往有意无意地要求别人替自己的死亡负责,深处潜藏着的依然是不变的依赖。自杀本质上不是一个真正的决定,让抑郁来访者深深看到这一点,自杀对他而言也就失去了意义。

精神分析临床的基本哲学观

一:形而上,形而下

现代心理学流派众多,我们所有的技术,都是围绕着解决具体的问题而进行设置。各种技术,程序,评估,都是围绕着具体的问题而言。但是,实际上很多来访者来找到你时,都顾左右而言他,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我们头脑的背景中要升起一个理念:他是来找我干什么的,他来找我讲了这么多,而且一次接一次地来重复讲同样的话题。他真的是想谈这个话题吗?

当你感到一个人在和你谈一些让你搞不懂的事情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第一个心理咨询中哲学问题:他是来谈形而上的问题,还是形而下学的问题。
形而上的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但这个问题它往往是比较模糊的。而形而下,就是具体的事情,可能用具体的方式来解决。可能解决的了,也可能解决不了。能够解决的,都是形而下的。

有大学生来找我做咨询的时候,他说,老师,我觉得我是不是有毛病,我是不是应该进精神病院。我说为什么呢?他说因为,我想的问题别人都没想,我常常在想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里去?我这辈子要干什么,我今后会干什么?这些问题别人都不会想,当我在想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些问题好像都
是搞哲学的人问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如果在大学生里面有很多人是因为这个来做心理咨询的,我觉得我们的国家有希望,我们的年轻人有希望,因为大学生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做很严肃的思考。

我在做督导和在做咨询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是因为具体的问题来的。比如:我的女朋友把我抛弃了等等。如果我看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因为具体的问题,特别现实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基本民生的问题,那就注定了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决定了他这辈子到头的这一条路。那么他这一辈子就是注定在一些小的问题上出毛病。这是形而下的问题。这是我和大家谈的第一个哲学问题,如果有很多人来做心理治疗,你想上升一下你的治疗水平;那就试试治疗的问题不放在具体问题上。

曾经看过荣格对心理治疗的总结:
“有一部分人来做治疗,他的话题可能是哲学话题,哪一部分人呢?高级知识分子,年龄大一些的人,他在社会上功能比较好。这一部分人用行为认知的治疗效果不好;这一部分人,他们的焦虑是什么?他们存在的焦虑,哲学的问题。“
 
一个谈论形而上的治疗师和一个谈论形而下的治疗师;他在心理治疗的视野上是不一样的。我可以这样说,具有形而上视野的治疗师,他谈形而上、形而下的病人都没问题。只有形而下的治疗师,他也许可以解决形而下病人的问题, 但永远无法解决形而上病人的问题;换句话说治疗效果也不好。

二:我和你

指的是主体,客体与主客体。推荐大家看《我和你》,这本书只讲了一个话题,就是“我和你”。
现在心理治疗技术把我(治疗师)和你(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放在最重要的层面,主体间性,也就是我和你之间发生了什么,我和你之间的关系创造除了什么新的场景和事件。

在我的治疗案例中,15岁的女孩,她被母亲带来,寡言,带着偏男性的棒球帽,看不到她的眼睛,不爱交流,眼睛盯着地下。她的左耳听力是下降的。

她从外地来治疗,一共四次,有两次是没说什么话的。在第二次结束的时候,我问她,在听什么歌?这个歌是不是你最喜欢的歌。她说,这是她最喜欢的歌。

车窗外恋人相拥,还在难舍难离。
汽笛声忽然响起,那姑娘满眼焦急。
不觉中下起雨来,在黄昏的站台。
她终于上了列车,却一直望向窗外。
当列车开动徐徐掠过蓝色站牌。
我看见他难过的脸,如此苍白。
伴随雨点敲击车窗,她的泪流下来。
我赶紧转过头去让我视线离开。
不知是甜蜜的伤感,还是无奈。
天色暗下来,人们开始了等待。
我想起多年以前,像今天的画面。
以为告别还会再见,哪知道一去不还。
列车要奔向何方,我竟一丝慌张。
夜色中车厢静悄悄,那姑娘已经睡着。

当她在说这些词的时候。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首歌,曲调当然是很美;她说,有一次她到另外一个城市去,那天有点下雨,踏进车厢的时候,雨点打上车窗上,她看着车窗的外面,耳机正好放的是这一首歌,她当时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我就问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她说这是”叹了一口气的感觉“之后的感觉,所以你看她没有讲话,她基本上就只讲了”叹了一口气的感觉“这句话,她只能跟你讲这么多。
 
在这个歌词里面有一个主体就是”我“,还有一个她不认识的姑娘是”她“,显然在我和她之间是有关系的。我看着她。

怎么样用主客体的关系去理解这段话?
她没有和你(治疗师)讲话,但她给了你一段歌词,如果你要是明自心理治疗的平行象征关系,你就知道歌词是在说她自己。歌词都是她在和你讲的话。讲的话是什么?主体“我”看着另外一个人“她”,如果用我和你的关系来解释,意味着,她分裂的自己在看着另外一个自己。就是我和你的关系,所个“她”呢并不是第三者,而是第二者。

因此如果你理解平行关系,你就知道,虽然她没讲话,但她用歌词讲话了。但是不要把来访者她变成“她”,要用我和你的关系。换句话说,只要在很多来访者的咨询中,把所有有关“他”的词,全部改成“我”或“你”,就很明白了。
 
如果全部把“他”换成“你”,你就明白,他在对你讲话。所以,在和来访者的关系中,他和你讲的很多寓言、歌词、梦,实际上就是在和你说:这是我对你说的。如果你真的理解了,就知道在所有关系中只有两类人,主体与客体两种。主体意昧着本人,客体意昧着是他的重要的照顾者,他的父母亲,或对他而言非常重要的人。记住这个原则,可以经常用“我和你”去置换这个内容。你就会很容易明白,来访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除此之外,“我和你的关系,是他和分裂的他自己。”
有一个她是这样的,有一个她是那样的。有一个她是这样的,有一个她是另外的。有两个她在讲话。比如说很高傲的我,看不起很世俗的我。我对你说,我不喜欢你;另外一个“我”说,你都混成这个样子,你都没有朋友。
请大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多用“我和你“来置换来访者对你讲的话。

三:形式,大于内容

我们一般在人际沟通中特别的受过训练,训练的主要部分是关注来访者传递过来的高级思维的意思,也就是认知。 他讲的什么话,他是什么意思。当你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内容上的时候,无疑的,你就失去了重要的一个资源,就是真正的信息:在讲话的形式之中。 

所以,我们与人打交道的时候,要有一个哲学观在脑后,作为背景-也就是形式,而这个形式大于内容。形式主要是非言语信息,指语音, 语调, 语速,停顿,动作;

心理治疗,实际上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一门学科,有的时候形式传递的信息是潜意识的信息,它比内容传递的信息要更多。心理治疗所注意的设置,就是形式之一,我们有个新的名词,叫隐性的关系认知。 就是你的改变,给你这辈子影响最深的,可能是人生中的某几件事情,它给你有某种感受。这就是隐性
的关系认知,它传递的信息,是很久很久都磨灭不掉的。那么这些隐性的关系认知给你带来了很多的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形式,当然,形式也构成了内容。做心理治疗要关注内容以外的形式。形式大于内容。

四,极性理论/阴阳理论
 
治疗中,如果来访者向一个方向行走,比如他特别得爱一个人,他总是说爱的人的好话,比如说孩子特别爱父母亲,我们总是要看到孩 子的愤怒到哪里去了,即便是对父母。同样的,一个恋人说分手的男友、前夫是多么多么的不好,多么多么的糟糕,你就要去想,那他的爱在什么地方。比如说,我曾经督导
过的女性,她就说她父亲对她多么多么的不好, 多不多么地不负责任;多么多么地对她和她母亲不好;
我总要在想,她花了这么大的篇幅说她父亲不好,那么她对她父亲的爱在什么地方呢?所以当她的愤怒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问她这句话,她的眼泪就下来了。她开始回忆起,她与父亲之间温暖的一种场面。这个女孩,她的父亲家暴很严重,她见到爸爸都是发抖的,她对她的爸爸是不会去有好的记忆的,,
等治疗进行快结束的时候,她突然提起,父亲是癌症去世。在癌症去世前,她父亲是厨师,给他们做了一餐饭,然后把饭做好了以后,父亲突然当着母女两人的面,趴在桌上痛哭。
他突然讲了一句话,因为他是癌症晚期,要离开的时候突然觉得家庭和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他的妻子和女儿对他是很好的。他说对不起他们,可惜只能给她们做几餐饭,就要离开他们。当这个女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她能够想起父亲对他的好, 就开始讲更多的她父亲少有的好。

这,就是极性理论。极性理论在不同的学派里有不同的提法。

所以这就是一个极性现象,在和来访者接触的时候,不要被他向一个方向带的愤怒,或者向一个方向带的描述的好所迷惑。你总要用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他此时此刻在说什么,那个反方向的东西去哪了?

五:场理论
 
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德军飞机轰炸伦敦,伦敦要向飞机打高射炮。他们想,我要打中敌机一定要瞄准他的前面,因此敌机的轨迹及其后面一段都称为场。
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怎么用场理论去理解?
第一个场是个人,大部分人适合做个人治疗,但我们一定要有场理论的意识,你可能学了一段时间要去学家庭治疗了。因为在个人的背后,它是一个家庭。 家庭治疗师常常说症状的功能。症状时是有功能的。一个家庭中,一个孩子有病,他的功能就是在于,代表父母亲去得病。可能是父母亲病的表现–个人的背后就是家庭。
 
夫妻两个人要吵架,要威胁离婚,那么孩子就得病。每当夫妻两个人因为孩子得病,带孩子到医院去治疗的时候,夫妻两个人就不吵架了。每当孩子得病的时候,肚子疼或者学习不好,就意味着夫妻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麻烦。但是,只要孩子得病,夫妻就不离婚,所以呢孩子得病的功能就是阻止父母离婚。所以在个别治疗的时候要去考虑家庭背景。这是场理论往后衍生。
 
在家庭背后还有社会,我们怎么理解?
比如,在我们社会中重男轻女。如果你的家里全是女孩,在农村,别人就就会说你们家里没有劳动力,是要受欺负的。所以家里老是要生一个男孩,生了男孩以后,就非常懒散, 大姐就容易得病,腰椎疼,胃不舒服,二姐也不满意,很早就离开了家庭。家庭的问题在于对儿子太重视。
 因此我们在治疗一个个体时,往往会涉及到一个家庭的问题,一个社会的问题。 个人,家庭社会构成了这个场。
 
在治疗一个病人的时候要有这个常规: 尽管你没有学夫妻治疗,家庭治疗,但是你作为常规, 都要请他们夫妻来一下。
在这个场中最大的是文化。东西方文化是不一样的,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精神分析在中国》,他在这本书里引用了社会学者观察的现象:
他提出在东西方的文化中,存在着两种差别:称西方文化为低交流文化,东方文化为高交流文化是有区别的。
低交流文化的意思是,如果你不懂,你就要去问,要再不懂,你就再去问。西方人非常习惯被质疑的。从哲学上讲,他最早从实证哲学开始,发展到结构主义。他们认为任何事情有规律的,要说明一件事情要引经据典,他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这么来,最后是怎样变成的。到了现代,变成了诠释的哲学。换句话说,是从现象学开始,从我看到了什么东西。我不评价,我只告诉你我看到了这些,因此心理治疗看成了science of understanding的一个理解的科学。当你描述很多现象的时候,很多人说,我也有这种感觉。但你不知道为什么。这是基于现象学。

在文化现象中,这叫做低交流。西方的低交流是从实证来的,他一定要搞清楚你说这个话是怎么一回事。

东方人叫高交流的模式,比如说,领导和下属说:我今天给你交代的事情,你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吧。下属说,我知道。其实他不知道,但是不敢问。然后领导说,既然你知道怎么做,你就去做好。下属就很忐忑地去做了,他在揣摩领导的意思,但就是不敢去问上司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敢问呢,他的内心有两种活动:如果他说我没听懂,那么上司会说,你怎么这么没用;第二个,如果去说没听懂,那么岂不是冒犯了领导。所以他觉得自己既是不可能看清,又怕冒犯了对方。于是呢,就在这样的一个彼此都不懂的情况下去做下一件事情。

心理治疗,是一个低交流模式。心理治疗就是要呈现冲突,他一定要问,你有没有发生过性关系,你怎么发生的性关系。一定要问,你说的,你说的那种感觉比较难受,这个难受是什么意思。你必须要问的非常的精确。我们中国人在文化上可能没问的这么清楚,我们以为难受是一个意思,但是难受可能有很多种含义。这是我们要在哲学上要搞清楚的基本立扬。

所以,我们中国人在做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作为治疗师,要改变这种高交流(模糊交流)的模式

六:前景与背景

我们有一个名词叫水平化(或者叫均匀悬浮)。在所有的关注点上,都是一样的点,没有对和错。比如说,如果有个人在讲话,在某一段话的时候他出现了咳嗽,如果你只听内容,就没有注意形式(咳嗽这个形式)。
如果你问一下,或者你关注一下,你就知道,他每当在说父亲的时候就开始咳嗽。因此咳嗽就代表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前景的东西。可是如果你没有把我们所关注的东西水平化,也就是如果你没有把所有观察到的东西放在同等的地位,那么你就没有办法提取出来。比如你说,我刚才注意到你咳嗽了,这是
第一个前景。如果你要是足够的敏感,你会说:我注意到,每当我们谈论到你的父亲的时候,你都有咳嗽,和停顿。你把父亲和咳嗽放在一个前景之中,你把他谈话的流畅性给打乱了。 换句话说,谈什么内容不重要。在什么点上谈什么内容比较重要。
 
所以,什么叫做”现在时刻“。在我们谈话的每一分钟,都叫做现在时刻。可是在每一分钟,其中有一分钟,我发现他咳嗽了。
在这个点上,前景:父亲与咳嗽就突出了。
一个新的时刻,叫”当下时刻“present moment。进而,你再谈她的父亲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她还没有结婚,因为她很爱她的父亲。而她的父亲在最近去世了。她谈论很多关于有多么爱父亲的事,这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以父亲为前景的相遇时刻,meeting moment。

在我们的治疗中,如果你能够抓住当下时刻,就能从现象学的情况下把背景拉到前景,如果你能够放大这个前景,那你就能把这个前景做成相遇时刻。
我们的工作,偶然能够发现相遇时刻;经常会见到当下时刻。但你经常会把一个治疗变成现在时刻。

七:混乱和空
 

我们习惯,学会了判断事情,并给事情下定义,这是什么东西。我们的焦虑被命名以后就降低了,这是有逻辑性的。但在心理治疗中, 它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无论怎么推理,都是缺乏逻辑性的,会我们引起原始的一些焦虑。当我们是婴儿的时候, 我们是很混乱的,当我们是小孩的时候,没有社会经验的时候,也是很混乱的。混乱而且比较空洞,引起我们婴儿般的焦虑。心理治疗,我们要训练一种基本能力,就是我们要习惯呆在混乱与空洞之中。这并不是作为治疗师能力低下,而是来访者传递给你的信息(这个当事人传递给你的信息的整体形式就是混乱)。所以我们要习惯让自己呆在混乱和空之中。

 
很多治疗师在治疗中话比较多,打断病人,做解释。其实并不是他的解释有多么有道理,也不是他的打断有多么及时,只是他自己无法耐受来访者传递给他的混乱与空洞的感觉。这种治疗师,显得特别焦虑,一焦虑话就特别多。你仔细昕他讲的话,可能句句有道理,但可能对病人没有任何的用处。所以作为
治疗师,如果你能够耐受混乱与空,那么来访者也能够觉得非常安全。

精神分析眼里的慢生活

最近在听蒋勋的“细说红楼梦”,说到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去世后,贾母命人来接了黛玉去,黛玉登舟、弃舟,上轿、下轿,终至荣国府,从此,便与父亲遥遥相隔,直至父亲去世。而贾母自女儿远嫁以后,便也再未谋面,等到初逢7、8岁的小外孙女时,已然和女儿阴阳两界。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古人的缓慢,似乎是很难想象的,因为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列火车、一张机票,所有的连接,都可以搞定。

但在这个快得像坐在火箭上一样的现代社会里,也快得让人生发起弥散性的焦虑来。全球互联网、24小时工厂,那些不知疲倦的人们,正在像超人一样,从你的身边飞驰而去,将你远远地甩在后面。

是什么让我们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又是什么,让我们无法停下匆忙的脚步?

 

竞争背后的焦虑

“俄狄浦斯冲突”和“阉割焦虑”怕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里最被广为人知的理论之一了。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说的是孩子(主要是从男孩的角度)想要把爸爸杀了,和妈妈结合,但是又害怕干不过爸爸,反而自己被阉了。而从象征性的心理层面来看,说的是代际间的竞争与超越,以及更广义的同辈竞争,和竞争中对于失败的恐惧。而所谓的“妈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是任何想要拥有和害怕丢失的东西,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金钱、权利、地位、美貌等。

最近有部挺热门的电视剧–《琅琊榜》,梁帝忌惮女儿霓凰郡主的十万兵力,想要借助比武招亲控制霓凰在南境的军事实力,这其实说的就是俄狄浦斯冲突中,父辈对于被超越的恐惧,以及对于子辈的“阉割”。而太子和誉王为了谋得皇位的明争暗斗,则是子嗣之间的同辈竞争。

而这种竞争与超越,其实又是开放的市场化的商业环境中的常态。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中,在一个父亲是鞋匠儿子也必然是鞋匠的社会里,虽然多了一份对人性的束缚,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少了一份竞争的焦虑,因为序列已经排好了。而市场化,则打乱了这种序列性,E-mail取代信件、手机削减固话、微信冲击移动运营商、电商挤压实体店……在这个你不知道明天醒来以后,你今天所拥有的一切是否还在的社会里,焦虑是必然的。

而为了回避体验这种不愉快的感受,我们不得不像上紧了发条的钟一样,不停地往前冲、冲、冲。

可是,是否能够慢一点呢?

从理论的角度来说,“俄狄浦斯冲突”的解决在于,孩子接纳父亲对母亲的占有,接纳自己被排除在了他们的重要关系之外,但又能够安住在这个序列中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而从象征性的心理层面的角度来说,则意味着,我们能够容忍,自己并不是竞争中独一无二的胜者,我们能够容忍别人的超越而不报复,我们能够承受竞争中的自尊受损,并肯定属于自己内在的价值。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跟随自己内心的节奏选择前进的步伐,而不是被焦虑控制而忙得团团转,因为我们能够接纳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眼光。

 

自尊与自我价值

而很多时候,“俄狄浦斯冲突”无法解决的原因关乎“自尊”的基石。自尊,又可称之为自我价值,是让我们对于自己感觉良好的重要因素。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论我们做得好不好,我们都能够被爱与接纳,那么我们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就比较高,也就不太仰赖于外部评价系统来证明自己;而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就像是一个工具,只有当我们达到别人的要求,例如考试成绩、某项专长、重点学校等,才能够被认可的时候,这种自尊的基石是非常脆弱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优秀,而为了避免自尊受损,我们就势必不敢放松自己,而让自己像个陀螺般转个不停。

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毕胜男带着女儿去婆婆的朋友毕母家做客。自始至终,毕母就不停地让外孙女蕊蕊进行各种才艺表演,展示蕊蕊的各种获奖证书,并引以为豪。而等毕胜男陪着同事和她的孩子去参加幼儿园升小学的入学考试的时候,发现家长的焦虑、竞争的激烈、考试的难度之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当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建立在财富、地位、智力和年轻美貌上的时候,为了维持良好的自我感,我们不得不去拼命地追逐,而正是在这样的追逐中,我们恰恰又丧失了自我。

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因为这需要我们面对骨子里对自己的否认,需要看到并肯定真实自我的光华,需要接纳自己作为美好与丑陋并存的完整体,需要我们有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能力……

这是一条自我成长和回归的道路,尽管荆棘丛丛、险象环生,但披荆斩棘、穿越痛楚,最终,你会发现你的生命,少了一份焦虑与不安,多了一份从容与随意

心理咨询的工作原理(当事人必看)

注:对于那些心理发展水平良好的当事人,对于那些只是因为发展性心理问题(即每个人人生当中普遍会遇见的诸如恋爱,学业,环境适应,人生发展中的问题)而准备进入咨询的当事人不需要细读以下文字,以下文字只针对那些有比较严重的情绪与症状困扰的当事人

心理咨询的两个工作原理

第一个工作原理—发现即是改变

 

A:放下改变的念头,改变就已经在发生—这是格式塔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放下不是指压制,压抑自己的欲望和想法
而是去理解,体会,浸泡,最后才是穿越的过程

 

B:去理解,体会,浸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发现自己的过程
发现自己还有这样的欲望,发现自己还有这样的隐藏的情绪,发现自己还有这样的想法
这所有的细微的发现叠加起来,就出现了一个现象—-即“自我觉知面”的扩大

 

C:随着自我觉知面的扩大,则出现一个新的现象,原来我们对自己的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开放度大概只有X面积那么大,那么自己内部可以调用的能量和自我功能大概也和X面积相当。当自我觉知面扩大,自己对自己的理解出现了X+N的现象,自己对自己的开放度也就出现了X+N的现象,,于是自我内部可以调用的能量和自我功能也就从X扩展到X+N—–这就是心理学层面所说的自我功能扩展了

 

D:当一个人的自我功能扩展了,比如说,他原来只能使用五十斤的力量的时候他感觉无比吃力,而现在遇到同样的问题,他也需要动用五十斤的力量,但因为他的自我功能扩展了,原来五十斤是他的极限,而现在五十斤对他来说是好不会感觉到吃力——即他要面对的问题没发生改变,但原先那种吃力的焦虑和紧张以及害怕消失了—-问题永远不会消失,但是你的能力可以通过咨询获得提高,当你有那个能力的时候,问题不再是问题—于是,对于你来说问题已经改变了

 

E:格式塔说—发现,即是改变。。格式塔说—放下改变的念头,而是去发现自己,则改变就会发生

 

F:格式塔认为–企图改变意味着对自己的不接纳,既然不接纳,则不会去愿意发现该多的自己,而没有发现,改变不会发生

G: 发现即是改变,实际上是精神分析所说的“潜意识浮上意识”的一个变换而通俗的说法而已

 


第二个工作原理—适切的情感链接以激活自我功能


要谈清这个事情,首先得讲一点心理学史

大约七十来年前,心理学家勒内 斯皮茨通过对育婴堂弃婴的观察。他发现,遭到遗弃的婴儿在育婴堂中,如果给予他们生理需求所需要的全部,比如说足够的水,食物等等。但如果没有养育者给予这些婴儿足够的情感互动和抚慰。无一例外的,这些婴儿变得孤僻,忧郁,体弱多病。这种“情感的饥饿”连续超过三个月,婴儿眼睛协调能力都会衰退,出现发现迟滞,他们终日无精打采的躺在婴儿床里,安安静静,把小床垫压出凹槽。不到一周岁,这些婴儿便会死亡三分之一。而为数不多幸存到三四岁的小孩,居然几乎都不能坐、立、言、行。

通过见证育婴堂的悲剧,斯皮茨得出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结论:如果缺乏和他人的情绪联结,如果长期让婴儿在这种“情感的饥饿”中,那么人类原本应该随着年龄长大而发展出来的基本功能都会被延缓甚至停滞。
在心理学中,这些基本功能也称之为“自我功能”,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情绪准确的表达能力,行为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智力,预测能力,判断力,对事件的认知能力等等

 

在来咨询室的当事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方面的能力有着某种缺乏,于是就产生或遇到以下一些事情。比如
A:对别人来说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而当事人却无比焦虑—-这是对事件的准确判断认知能力出现了偏差
B: 在大体相同的已有条件下,其他人可以很轻松完成的任务,对当事人来说却显得无比艰难—这是行为(动)执行能力的缺乏
C:在同一个环境里,大家都可以表达一种与环境相适切的情绪,而当事人的情感表达总是与环境不大匹配,会显得或者激越或者局促—这是情感准确的表达能力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其实终归说来都是某种自我功能的缺乏所导致的现象
这也是俗语中那句话的意思—-这个人看起来三十岁了,怎么有些想法和行为还有十三岁的味道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大部分人当然不是弃婴,当然会有养育者和我们互动的过程
但是,如果养育者和我们的互动是
A:忽视–作为婴儿时候的我们无论有什么需要和情绪(感),养育者无视我们的情绪与需要
B:部分否认—当我们有负面的情感表达的时候,(比如说害怕,恐惧,不舒服时候的哭闹)养育者严禁我们有这些表达,TA们只欢迎正面情感
C:自以为是—当我们在冷了,或者被某个外来声音事件吓着的时候,养育者却以为我们是饿了,困了,于是拼命的要喂我们吃奶,或者让我们去睡觉
 而这些互动,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滋养的情感联结的,对于婴儿来说这是另一种情感饥饿


另外,婴儿随着年龄的长大,每一个时期都有TA原本该在这个年龄期需要发展出来的自我功能,而每一个自我功能的发展都需要养育者提供这个时期相匹配的情感联结,比如说一个3,4岁的孩子已经发展出对妈妈以外世界的好奇,TA总是这碰碰,那弄弄。
这个时候妈妈应该是温柔的鼓励并关注着,而不是害怕孩子有危险,或者害怕孩子弄出危险给妈妈自己搞出麻烦就总是严厉的禁止,这依旧是情感联结不对
—对于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就造成长大以后的开创性工作能力不足

 

其实,在咨询室当中,有许多当事人对于自己现在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多多少少若有若无的都会和自己的成长史联系起来,会谈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方式,TA们隐约的感觉这里有不对劲的地方,却对这样的已经成为历史的不对劲无可奈何,因为过去的一切看起来无法挽回
而这个时候,这个地方,恰恰就是咨询师该起作用的地方

在心理学界有一个说法叫做把当事人重新养一遍,在咨询室这个不被外界干扰的场中,让当事人在习惯的力量下,让当事人回到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下,咨询师去和TA发生情感联结,让TA未曾发展好的自我功能在这个情感互动中获得该有的发展

 

在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A:如何让当事人回到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
这个其实不是问题。设想一下,当事人在生活当中就是一个自我功能缺乏的人,TA不可能一开始进入了咨询室TA的自我功能就神奇的出现高功能状态,TA会因为TA本来的习惯,自然呈现出原本的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
并且因为咨询师和TA之间原先是不认识的,没有现实关系的,没有恩怨纠葛的,所以当事人当下本质的状态会被更清晰的呈现


B:咨询师和TA的情感互动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当事人目前出现这样的自我功能缺乏的状态,原因在于养育人情感互动的不足,导致当事人出现情感饥渴于是自我功能发展停滞。
那么是不是咨询师要满足当事人的这种情感饥渴呢?!不是的!!!
在心理学中,情感的饥渴对应方式不是简单的一种“没有就给”的方式,而更多是一种“你(当事人)的情感饥渴我(咨询师)看见”的方式

这是因为,原本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的种种需求就不能被完全满足
一个婴儿,在刚开始需要于一种完全被满足的状态,而如果一直保持完全被满足的状态,那又会出现,因为TA已经被满足,所以TA将有一个不愿也不需要长大的心理状态—类似于,我已经很好了,我那也不需要去了,还发展自我功能干什么的味道
这个就又要回到上文所说的咨询师(养育者)要提供一个适切的,和年龄发展相匹配的情感联结上了


C:也许有当事人的父母看到这里会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原来主要是给我一个孩子适切的情感互动啊,那我自己来也可以啊!
问题是,恰恰这个适切是最难的。因为无论是父母还是当事人的朋友都和当事人有太多的纠葛,这个纠葛包括情感的包括现实利益的,而这个纠葛会让一场心灵的平等,自然的互动变成一种力量的拉扯。。
于是“适切”再次失去,,,

C: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在和当事人的互动中,什么时候给予支持满足,什么时候仅仅是给予“看见却不满足”,这都需要咨询师随时的根据当时的情况精细的考察和把握
而咨询工作,而当事人的自我功能的发展,而心理咨询的真正作用,也就这么这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在咨询师与当事人情感适切的互动中,慢慢的发展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