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slxl

自由联想(七)–梨花落尽近清明

自由联想(七)–梨花落尽近清明

寂寞是别人不理你
孤独是你不理别人

我不寂寞
我有些孤独

半夜醒来
忽然想起某人,某事,某些点点滴滴
窗外有雨
空阶到天明

多少年建立起来的罗马城墙
开始,断壁残垣

一些心事,一些向往
孤零零的停留在荒郊野外
它们的主人
偶尔,祭奠,打扫,凭吊

我们都彼此述说着
却永远的词不达意
无法进入彼此的内心黑洞

上帝为惩罚人类
拆毁了巴别塔
一直到今天
我们依旧彼此哀伤
却不明就里

不是阴阳,不是悖论
是我们自己不晓得
是矛盾,是对立
更是统一,是事物的一体两面
是我们的心智,被我们的思维蒙蔽
我们都不肯相信直觉,不肯听从不知来处的召唤

每件事情都是有因果的
偶然,遗忘,错误,不经意,诸如此类
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找的理由与借口或者说防御
我相信生活的很多缘起与一些瞬间相关
我相信偶尔在脑中瞬间闪回的画面,不是曾经经历就是将要经历
这就是玄机

请原谅我似乎开始明白了一些有关于玄机的事
比如说:宿命理论,比如说:快乐原则
比如说:性的关键不是“性”,而是“交”—是交流,是交集
是我们如此的孤独,需要用一场交流来缓解
还比如说:我们终究也不可能是谁的谁
更比如说:我们玩的都是孤独,其实也是寂寞

当所有的这些被看到,一场同体大悲为澧,时光逆旅为酒的桃李盛宴,才至微醺而已,,

巴别塔—-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非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了城池。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决定修建一座可以通到天上去的高塔,这就是巴别塔。他们用砖和河泥作为建筑的材料。直到有一天,高高的塔顶已冲入云霄。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认为这是人类虚荣心的象征。上帝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后来人们就把巴比伦叫做“冒犯上帝的城市”。

维特根斯坦认为—
哲学的本质,就是人们使用了不同性质的语言
而造成了意义上的误解

呵呵,原来人和人的互相的不理解,隔膜,冷漠,疏离
谁也不是谁的谁
是上帝那糟老头搞的

我的生命里有一个人—致我的心理咨询师

我的生命里有一个人,一个特别的人,一个对我非常重要的人。他不是我的父母,不是我的老师,不是我的伴侣,不是我的恋人,也不是我的朋友。我每周见他,已经持续好几年了。

我和他的关系很亲近,我会和他谈论我通常不和别人谈论的事情,从过去的创伤,最耻于见人的隐秘,到让我心烦的生活琐事。我之所以很少和其他人谈论这些事情,是因为他们或者太忙碌,没时间听我叨叨;或者很容易大惊小怪,对我评头论足,让我畏缩;或者他们太关心我,很难忍受我的困扰,急于要安慰我,以至于无法给我充分的空间去梳理这些经验。

我和他的关系又很有距离。除了每周见面的这一两个小时,我从来不联系他。我尽量让自己的生活和他没有交集,虽然偶尔遇见他我也会点头致意。我甚至很少想到他,除了在一些困难的时刻,我会想起我们之间的一些对话和互动,想想如果是他,会怎么说。然后,那些难以忍受的经验就变得可以忍受了。

有这样一个既亲近又有距离的关系真好。无论何时我感到困扰和压力,我知道总是有一个人会听我说,有一个地方可以安安静静地呆着。我知道,我总是可以从他那里得到支持。我知道因为这个“距离”,他得以在每周见面的时间里全心全意地为我而存在。他尽力放下自己的观点,帮我一起理解发生了什么,对我意味着什么。因为这个“距离”,我也可以放心地表达各种感受和想法,不用担心会有现实的后果。

我们的关系并不一直都是这么温暖和令人安慰的。我曾经认为他只是把我当做一个有病的人;我曾感觉他对我很冷漠,只是为了完成工作而急于打发我;我曾经极度害怕自己对他强烈的依赖和渴望;我曾担心他无法理解我只是把他的想法强加在我身上;我也曾满怀恐惧地相信他对我造成了可怕的无可挽回的伤害。所有这些感受都在我们的咨询时间里呈现并得以讨论,他慢慢地帮助我理解,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这些又激起了我怎样的反应,这些犹如我生活经验在咨询室里的重复。令我欣慰的是,在帮助我理解自己的同时,他并不认为我们之间发生的这一切互动都是我的责任。他努力地理解他的言行带给我的感受和冲击,他承认自己也会陷入困难,也会犯错误,他愿意理解我并适应我的需要而作出调整。他和我一起为我们的互动承担责任,这是一段我们一起挣扎着走过的路。

时间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我不知道信任是怎样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这个过程伴随着很多痛苦、眼泪、暴怒、甚至绝望,当然也有很多欣喜和温暖。伴随着这个过程,我发现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慢慢改变了,人们变得更温暖、友好、容易亲近、值得信任。我发现自己也变了,我变得更加能够决定自己想要什么,更加敢于表达和表现自己。这样一个过程让我深深地理解了,性格即命运,一个人的世界就是自己向外投射的结果。这不是一个我们需要说服自己去接受的理论,这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去一点点地看到和理解世界对我的影响,我对世界的影响。我很幸运,有一个人,坚决稳定而又温和包容地陪伴我去经历这个过程,帮助我去理解这个过程。

我们的关系慢慢变得稳定而深厚,我不再害怕他对我巨大的影响。有趣的是,经历了一段对他强烈的渴望和依赖之后,我变得更加独立了,我变得更能享受这个丰富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机会和经历。我更少想到他,更少需要他。这是因为他已经深深地在我内心扎根,成为我的一部分,成为我随时都可以调用和求助的“安全基地”。有一天我们的关系会结束,也许我不再见他。我会感觉悲伤,就像所有的关系都终将有结束的一天一样。但是我知道,我不会失去他,不会失去我们共处的这些时光,因为和他在一起的经历是帮助我成为我自己的过程。

如今我也成为一名越来越成熟的心理咨询师,致力于陪伴有需要的人一起走过这段探索和寻找自我的旅程。这是一段冒险的时光,需要坚忍的投入并忍受种种痛苦挫折和不确定。在那个时候,我并不能预知,这段旅程会给我带来那么深刻的变化,会让我前所未有地成为自己。我很庆幸,自己在纠结了很久之后,在那一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出现在了他面前,说,我想开始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那么你呢?

附:供来访者使用的心理咨询师评估量表(转载)
1 和他/她相处我很自在。
2 和我相处时他/她很自在。
3 他/她比较随兴,不拘小节,不会拘泥形式、不知变通。
4 他/她不把我当病人看,不会像对精神病人那样待我,也不会觉得我要崩溃。
5 他/她很有弹性,很包容意见不同的新想法,不会特别坚持某一种观点。
6 他/她很幽默,看起来很愉快。
7 他/她愿意和我沟通他对我的想法和感觉。
8 他/她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很诚实,不会装出一副什么都懂的样子。
9 他/她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会为犯错或不够体贴而道歉,不会狡辩。
10 他/她会直接而明确地回答我的问题,而不会只是反问我怎么想。
11 他/她会谈有关他自己的事,但不会自夸,或对不相关的事情喋喋不休。
12 他/她鼓励我,希望我能觉得我跟他一样正常、一样好。
13 他/她表现出只是顾问,不会自以为是想管理和左右我的生活。
14 他/她鼓励我提出不同意见,而非一旦意见相左就说我拒绝改变。
15 他/她想要了解和我生活有交集或重要的人,至少表现出愿意如此。
16 我觉得这位咨询师说的话很有道理。
17 大体来说接触他/她后,我更能接受自己,也比较乐观了。

评分标准:每题以0-4评分,从不=0;很少=1;有时=2;大多时间=3;总是=4。

总分超过45:不错的选择;35-44:有待考虑;总分低于35:最好换一个咨询师。

注:量表及评分标准皆转引自乔尔.布拉克著《谁偷了你的信任与自信》。

自由联想(六)

自由联想(六)–求而不得的关系后,,,

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着靠近和亲密的渴望!或者,一段亲密关系中被抛弃的一方依旧有着保持关系的渴望的时候!如果对方,对自己的渴望是拒绝的,不回应的,那就意味着自己在对方的眼里,心里,是无所谓的,是不重要的,是不存在的,是“死”的。这时,他会感觉到自身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存在的。
这会引发他的一系列的自我发问—比如说,我该如何活下去,我活着的究竟还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我是否对于他人来说是完全不重要的,那我的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又该如何体现

当这样的发问以及内心的焦虑被引发的同时,当事人能做的事情就是去寻找那个“我的存在”或者“我的重要”或者“我活着的价值和意义”这些看起来类似于哲学思考的话题
也就是说,这样的发问从被抛弃,被丢下这样的现实困境出发,却隐隐的会指向一些人生的重大命题也同时被引发,,

这样的“我活着的价值和意义”的寻找,通常人们有两个方式
一个是在关系中寻找,他们会迅速的建立一段新的关系—在一段新的关系中,以被一个新的人的看见,在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与重要
一个是回到自我的关系中去寻找,他们会用一种—我认为我很重要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也就是—我要做那个本真的,原始的,我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的,所谓的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的自己。来想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和重要

对于前者,这实际上是一种婴幼儿和母亲关系的翻版,
对于还不够成熟的孩子来说,他的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维系在母亲(他人)身上
母亲(或者他人)的每一次的回应,认可,都会让他有一种活着有意义有意思的感觉

而对于后者,这实际上是一种对外界关系(无法给予回应与认可的)失望后,退回到自己和自己玩的状态,说白了,这是对关系渴望,失望,绝望之后的防御
并且这样的防御,在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肤浅的鼓吹—成为你自己,做你自己的口号下,显得理直气壮而正大庄严

更进一步的说,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这两个状态,其实都是一种被占据的状态
前者是被他人所占据—我的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维系在妈妈(他人)的认可与回应上
后者是被自己的执念所占据—我的活着的价值和意义是维系在自我天真幻想是否实现的基础上
因为被占据,那这个人无论是如何活着的状态,都是一种无法内心自由的状态
而内心的自由,才是活着的最高的价值和意义

嗯,,至于什么才是这个内心的自由价值和意义,,卖个关子,有机会再说吧

自由联想(五)

自由联想(五)

和光同尘—-简单的说,就是可以把干净的或者脏的,好的或者坏的,对的或者错的,都包容起来。
接受不完美,接受瑕疵,混同污垢(同尘),却又能含蓄的放射出光芒(和光)。
说到这,有必要晒笑某些成语字典对这个词作为“同流合污”的解释
—古典文化,沉沦至斯,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如果应景点这个春节的时序,某些词典的对这个词的解释等同于这样的一句话
—-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就开始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是春天过去了,依旧什么都没有发生,,,,,
这句话的调子,是往下沉的,沉的让你必须麻木的接受,逼迫的自己认同:原来自己所有的憧憬都是虚幻。
可是我认为,如果将它反过来说,意思才真的完整了
—-即便是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我的心里依然保留着蠢蠢欲动的能力,,,,
我觉得这才符合“和光同尘”这个成语在原文《老子》中的真正含义
—-一个用爱以及温和和宽容甚至戏谑和玩世的态度来观察人生以及世界的人
他不会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
他也不会失望,因为他从来就没有过度的希望

我们说通过细节来预测整体。我们说通过整体来知道细节
我们说一沙一世界,我们说一叶一如来
最高级的武器,往往如此,,,,
霍金说:如果,我能够知道宇宙的初始状态,那我就能够知道宇宙任何时候的状态
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
—但愿,我们都能够在这个意思上走的远些,更远些,再远一些,,,

自由联想(四)

自由联想(四)一对不算成熟的人所谈的爱情

A和B,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他们称之为爱情
缠绵,浓烈,如梦似幻

我也把他们的这段关系称之为爱情,我也确定他们在经历一段爱情
但是,爱情有时候也是有功用的!!!

比如,对于A来说,这个未曾独立的女人,缠绕在B的身上,借用B,让自己站了起来
就像一棵藤,缠绕着一棵树!
没有这棵树,这根藤有可能就得松松垮垮的趴在地上,
就像一个“人”字,没有一撇,那单独的一捺,永远也画不出一个人字
也就是说,A借用这段关系,借用了B,A站立了起来,可以暂时的回避掉自己无力的现状
虽然,这个站起来,建立在依赖的基础上

还比如,对于A来说,原先的她,没有动力,没有目标,没有由内到外的充盈和饱满,
精神萎靡,懒散,支离破碎,整个人散发着一种飘飘忽忽的而总是无法凝神聚气的投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状态
有了这段爱情,A变得热情高涨,情绪饱满,如沐春风
也就是说,A从爱情里获得了力量,摆脱了一种活着只是活着的状态

在这段关系中,看起来,B对于A非常的重要,
但是实际上A对于B,也是同样重要的
就好像,一段母婴关系,我们不能仅仅说因为妈妈的供给,就认为妈妈对婴儿非常的重要
但是,婴儿对妈妈的情感,依恋,回应,同样也无时不刻的滋养着妈妈,
让妈妈在疲惫里,也感觉到一种自身的饱满与活着的深情

但是,也许有一天,随着A的渐渐长大
曾经对于A无比重要的B,可能会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A,更多的具备了自我,自己,自身,自体
A会放弃B,就像一棵藤终于长成了一棵树,就像一个没有方向的孩子终于知道了自己要什么
那么离开,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这段离开,有时候对于A来说,是一种痛苦,不过痛苦中带着对未来的向往与喜悦
而B,就像一个妈妈看着长大的孩子,再也不需要自己,也会带着痛苦
如果,这个痛苦里,只有分离,
而不去留恋—曾经因为孩子对自己的依恋,回应而获得的滋养
那这个妈妈,应该可以,站起身来,给予祝福与微笑,,,,

某些爱情关系,某些母婴关系,某些咨访关系
也大概是如此的,,

自由联想(三)

自由联想(三)
人类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物种
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从意识层面来说,这似乎是每个人都渴望的

但是,在下意识里面,
有些人,是无论如何都走不进深入的关系的

其中有一类,他们害怕关系的吞噬性,或者说淹没性
在一段深入的关系中,他会担心失去自己,他害怕自己完全迷失在关系的漩涡里
他害怕在关系的漩涡里,俯首帖耳唯命是从,在浓的化不开的情感里,丧失了自我

还有一些人,在关系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隐约的考虑关系的结束
这不是他们在杞人忧天,也不是他们在古怪的开始一段“以分手为目的的关系”
在他曾经的亲密关系里(或者原生家庭关系,或者曾经的亲密关系),他们全身心的投入
因为强烈的情感投注,他和他的曾经的关系人发生着一种类似于“心理脐带”的黏连关系

一旦,关系人的突然分离
—比如说,很小年纪就和自己的父母分离,比如说至亲的忽然丧失,比如说一段曾经的强烈情感的因为某些客观原因不得不放下
则这一段,类似于心理脐带的关系,就会发生一种血肉模糊的断裂,其惨烈程度不亚于把自己身体的撕开
这样的人,在经历这样的惨烈以后,疼彻心扉—于是进入一种模糊的下意识思维—没有深度的关系,就不会有痛疼

于是,他们看起来一直是空的,拿着一根断裂的脐带等待着接入,但是同时,他们在下意识的拒绝这样的深度链接
在最浓烈的情感的当下,他们也在担心,如果,哪一天不得不离开的话,那要经历怎样的痛

自由联想(二)

自由联想(二)
对于那些寻找咨询师做自我成长的当事人,他们的生活,在进入咨询的那个当下,并没有什么眼前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

但是,对于他们而言,生活里弥漫着某些别扭和不对劲的地方—或者是弥漫性的抑郁,或者是弥散性的焦虑,他们感觉不到生活的饱满和意义,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似乎活着只是活着而已

曾经的过往,就像一艘船,沉入了海底,那个核心的自己在海底沉睡
他们进入咨询室,一方面希望咨询师能带领他一起去唤醒那艘沉船中的灵魂
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咨询师和他一起进入的时候,看清这艘船曾经经历怎样的伤痛,紧张,哀伤,低落,羞耻

所以,他们既想打开自己,开启一段新的旅程,获得新的生命体验。同时,也会有着不断的试图去掩藏自己,不想完全的开启,因为那可能会接触到他的一些悲伤的情绪
而且,经历了很多年,他好不容易把它们压在心底,不起波澜,在他的感受里,他都感觉已经消化或者忘却那些了。但是,那些并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被忘记的

而每一次的靠近,靠近他自己,他都会有着一种忐忑,犹豫,惶恐,害怕或者是近乡情怯的感觉
这真的是一个艰难的时刻
这个艰难是,他即希望被他人看见,又不希望被他人完全看见—-因为每一次的渴望被看见,都在背后隐藏着一种羞耻,渴望得到情感,而这个渴望的本身,隐约的指向臣服。这个状态本身会带来一种弱小感

就好像在一段关系中(无论这个关系是咨询关系,还是他在现实中的关系),他都是这样的—即想得到,又想保持某种自尊
然后这样的矛盾,使得他一直是不尴不尬,不清不楚的,令他人也令自己无法靠近真实的状态
因为他从来没有让他人真正的看见过自己
以至于最终,在多年以后,那个曾经的关系人告诉他—我以为你从来不喜欢我,我从来都没看见过你的心

自由联想(一)

自由联想(一)
对于很多从小就缺爱,缺乏真正的回应的人来说

一方面,他会看不得别人的委屈,他会尽量的去回应别人的渴望和需求,因为他自己就是在这样的忽略下成长过来的,他会去尽量的去感同身受别人的因为得不到回应的难受,以免别人体会到自己曾经的悲伤和失落

另外一方面,他在回应别人的时候,自己会很吃力,因为他自己也是那个需要被喂养(回应)的人,所以他在回应别人的时候,会无比艰难,因为他自己的底层的心理的养分不够,所以他给不了别人更多的回应,但是他又狠不下心,放不下手,,
然而,对于那些能狠得下心,放的下手的人,也不该有埋怨,因为他自己内部的养分不够,所以他在回应别人的时候会有一种内部被掏空的感觉,,,为了逃离这个感觉,所以他的狠心,我们也应该去理解

在这样的两个位置中,还有一个更难受的搞法是—即想照顾别人,又没有办法去向别人说“你也要照顾我啊”
即狠不下心离开,想去照顾别人,但是又无法开口说–我也需要被照顾
这样的人,只能是自己憋着,,然后带着被掏空的难受继续着那段—不断的继续体会到自己曾经体会的被拒绝的关系

掏空的同时,还夹杂着得不到的感觉—那只好逃啊—对于有些人来说

最终,对于这样的一些人,常常内心有两个感受
—-要不就是不断的体会到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时空的荒原上
—-要不就是不断的体会到别人,孤零零的站在时空的荒原上
若一株开花的树,在时间的荒原上簌簌坠落

有关于空虚–给那些深感生活无意思,生命无意义,自身无活力的人们

关于空虚

负面的情绪有很多种,愤怒、悲痛、低落、恐惧、内疚、羞耻,等等。但有一种负面的情绪状态更难被清晰地表述——emptiness. 那是一种空虚、空旷、缺乏意义的感受,仿佛没有什么值得被谈论。而持续的空虚感会给人带来深刻的痛楚感,但它却不那么容易被语言所沟通。

但人们很多不健康的行为,却都是为了从这种空虚感中逃脱而做出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很多有自残行为的人,都曾经表示,他们通过痛来感受到“我存在”。从较长的时段来说,人们可能出现的用来逃避空虚的行为,包括频繁的不良的约会、酗酒,赌博等等;从较短的时刻来说,人们也会做出各种冲动行为,比如尝试毒品,公路逐车,以产生明确的刺激情绪(无论积极或消极),用来替换“空“的感觉。

在所有接受心理咨询的人中,空虚/无意义感(emptiness),是一种常见的抱怨。很多类型的人都会出现空虚的感受,例如边缘、自恋、病理性抑郁。今天我们会深入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比另一些人更难找到意义感?空虚感有它独特的作用么?空虚感从何而来?

什么是空虚/无意义感(emptiness)?

空虚/无意义感是一种对某种复杂的情感状态的主观描述。不同的个体对于空虚感的体验、空虚对于他们来说的意义,都是不同的。在比较典型的案例中,来访把空虚感描述成一种内在感受的“贫瘠”(impoverishment)——无论是好的、有爱的感受,还是糟糕的、痛苦的感受。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内在的感觉、幻想、愿望都是僵死的或者缺失的;他们还会感受到自己对外部的刺激缺乏足够的反应、或只存在机械的反应(T. Levy, 1984)。

“信念、热情、与他人的亲近感“,被“没有生机的感受、无聊感、和流于表面的浅薄感“所替代。他们往往感到自己与他人是区别开来的,对未来的幸福不报希望,无法爱他人关心他人,也无法回应他人对自己的爱与关怀(T. Levy, 1984)。

空虚/无意义感对一些人来说是转瞬即逝的,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周期性的。但对一些人来说,尤其是边缘型和自恋型的病人,空虚感可以是一种长期蔓延的感受,甚至成为病人的自我体验中,最为基础的一种主观体验。病人会感到自己被空虚感所支配(T. Levy, 1984)。

也有人在感到空虚的同时,会伴随抑郁、愤怒、烦躁等其他情绪;长期感受到空虚,会逐渐地影响到病人的自我评价,病人会对自己产生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存在某些“故障”,或者不具价值。

空虚感有着其自己的功能

并不存在“好的”或者“坏的”感觉,每种感觉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与价值。而就如同愤怒让人有力量、焦虑也可以让人变得警惕一样,空虚的存在也有它自己的功能。

1. 不被允许的心愿

空虚常常、甚至可以说总是,发挥着一种重要的防御功能。

Greenson(1953)年强调说,人们有一些不被允许存在的愿望,这种愿望被压抑了下去,压抑到自己的意识都遗忘了它们的存在——这种对不被允许的愿望的压抑,是无聊感和空虚感的核心特征。空虚,是我们主观中能够体会到的“缺失感”,是那些被深埋的愿望、幻想的“缺失/不在场”带来的。

空虚是一种比否认更加强大的防御。当我们只是否认一种情感或一个愿望时,我们潜意识里需要持续地压抑着这一点,但我们的压抑有着特定的指向。而在空虚中,我们为了进一步深藏那些需要被压抑的愿望,抹去了所有的愿望和感受——这就好像用一大片的空白来掩盖一小块的空白——从而让我们更难意识到,那个从一开始想要被掩藏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T. Levy, 1984)。

于是,那些想爱而不能爱的人,那些注定会落空的期待,那些不需要尝试就知道会失败的心愿,都被白茫茫的虚空掩藏进了潜意识的黑暗河流中。

2. 避免应对负面情绪(尤其是攻击性的情绪)

当我们失去了一些爱的对象(这种失去有时是客观的,有时是主观体验上的),当这种失去产生“不配得到感”而伤害到了个体的自我价值感,我们是会感到愤怒和抑郁的。

尤其是,当这些爱的对象对我们如此重要,我们会被激发如此强烈的情绪。我们会想要攻击和伤害对方,产生关于征服、敌意、嫉妒、复仇的幻想;同时我们会感到强烈的低落、沮丧、使人疼痛的抑郁感。

而对一些人来说,空虚是这一切的一剂解药。Fenichel早在1934年就提出,在他对边缘与自恋病人的空虚感的研究中,他发现,这些人时常感到空虚,是因为他们用一种更弥散的、没有太多有意识的内容的精神状态,去替换(逃避)了那些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攻击欲望与抑郁感。

3. 空虚本身就能完成攻击、带来控制感

Schafer(1968)提出,大部分的防御性的行为,都同时也是获得一些不那么直接的满足感的手段。用咨询室中的一个情景举例:当咨询师让病人尝试体会自己的感受时,病人执拗地坚持着以只有空虚感来回应。他们拒绝探索“体验到任何感受”的可能性,这往往会让咨询师体会到“气人、不愉快”——某种程度上,当咨询师表现出愤怒,病人那些被空虚深埋了的敌意、愤怒、攻击感,就转而由咨询师来体验和表达了。在这个意义上,空虚的人通过坚持自己的空虚感,释放了一部分自己内部侵略性的感受。

此外,对于那些感到空虚的病人来说,通过感到“我没有去爱的能力”,一方面他们得以抵御关于“被爱和亲密关系压垮”的恐惧(在爱和亲密关系中,很多情绪对他们来说都过于强烈,尤其是一些和拒绝有关的信号,令他们感到无法承受);

另一方面,感受到自己在爱中的无能,满足了他们关于残酷、统治、剥削的愿望——“我自己是关系中更冷酷的一方,我是没有能力去爱的”,通过这种方式他们避免了“我十分爱你,你却不爱我”的痛苦。前者让他们感受到自身是有力量的,后者会让他们感到虚弱和无力。

举例来说,有一些孩子经历过“反正是无法被爱的父母”,他们感到自己的爱和祈求是无效的,不会得到回应和满足的。因此他们发展出了“我没有爱的能力”的状态,感到自己在关系中具有某种主动性和控制力(Easser, 1974)。

意识到空虚给自己带来一些满足感,对个体克服空虚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需要意识,虽然这种空虚经常被他们体验为一种“不想要”的情感状态,他们自己某种程度上也主动寻求了它。

空虚是如何发生的?

在这个部分,我们来谈谈个体是如何发展出空虚感的。

发展出”真我”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发展出”假我”的孩子则不能,“假我”过多的孩子会更多的体会到空虚

Winnicott(1960)提出了真我/假我(true self / false self)的概念 (Winnicott, 1960)。

真我是怎么产生的呢?温尼科特认为,在刚刚出生的婴儿中,TA是没有外部世界的概念的,如果有个足够好的照顾者,TA就会觉得外部的世界是自己创造的,从而产生一种全能幻想(illusion of omnipotence):认为周遭的环境都是顺应自己的需要产生的。比如当婴儿饿的时候,照顾者会提供给婴儿食物,而婴儿觉得,食物是由于自己饿了所以出现,自己一旦不饿,食物就会消失。

虽然全能幻想听起来过分夸大,但全能幻想会让婴儿感到外部世界足够安全。婴儿的真我就在全能幻想阶段产生。婴儿会有自发的一些姿态(gesture),这些姿态体现了一种潜在的真我;而如果照顾者给予支持性地回应,让婴儿保持全能的自我,婴儿能从照顾者的反馈中感到安全与力量,并逐渐形成真我。

那些形成了真我的孩子,与“自身的感觉”有着良好的关系,他们能够自如地感知到自己的需要、愿望、恐惧、愤怒等等,并能够顺畅地让这些“自身的感觉”被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语言、行为等)。他们能感受到自身是“活生生”的,能体会到一个“真诚的自己”是存在的。因而他们也能比较自然地产生对未来的自己的期许,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等等。

只有感受过自己意志的力量,才能觉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这也是自由意志和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但是,有时候照顾者并不能满足孩子的全能幻想,比如,照顾者错失了孩子自发的手势或者姿态以及需要,而用自己的手势姿态来取代,也就是说,如果照顾者没能识别出婴儿的需求,而是将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婴儿身上。这样会对婴儿的全能幻想产生挫折(frustration):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得依靠外界才能生存。

如果挫折适当(如果有兴趣可去查阅专业名词—可忍受的挫折),婴儿可以在挫折中逐渐产生个人边界,认识到什么是“我”,什么是“非我(not me)”,从而可以与外部世界产生联结。但是挫折一旦过度,就会形成创伤:婴儿感到外界过于危险,而真实的自我太过虚弱,所以必须用顺从(compliance)照顾者的姿态,才能更好地生存,并因此发展出假我。

那些发展出假我的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情绪是比较疏远的。对他们来说,体会到自己的内在感受,是无效的。他们存活所需要的,是适应照料者的情绪。因此他们久而久之,对外界对自身的期待会很敏感,却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愿望、需要、情感。因为缺乏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们也好像无从和人建立真诚的链接。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活生生的存在,往往也欠缺对生的渴望,对将来的自我没有期待。他们慢慢发现,除了社会和他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的内在是虚空的。

空虚的内涵:
空虚感中真的一无所有么?

精神病学家Steven T. Levy(1984)认为,空虚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精神状态。它其实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是人们各种内在精神内容冲突下的结果。虽然空虚在表面上,是一种缺失的、“什么都不存在”的状态,但是它和梦一样,在底下潜藏了很多幻想、愿望与冲突,而如果能将空虚下面潜藏的内容挖掘出来,就可以描绘出空虚者的精神活动,从而通过解决那些深层的冲突,让空虚感的功能不再被需要,从而自然消减。

(以下案例来自Steven Levy, M.D.)

一位外表迷人的女性,长期被空虚感困扰,无法找到意义感,也无法对其他人产生真挚的情感,偶尔还有自杀念头。这种空虚感越来越变得令她无法忍受。她告诉咨询师,除了空虚以外,她已经感觉不到任何其他的情绪。有时候,她感到她的空虚是在强烈的渴求什么东西来填补,有时候她的空虚是另一种“什么都不想要/不需要”的状态。

从小,她的父亲是一个过于自恋、无法在情绪上注意和回应A的需求的人,而母亲对她过度依赖,用这种方式弥补自己不美满的婚姻。4岁时,母亲患上有生命危险的疾病,父亲离开了他们。

在等待母亲出院期间,她被强大的恐惧缠绕,害怕母亲会一去不回。因此她设计出了一系列“宗教式”的行为,比如跪在厕所里祈祷,让自己不吃东西,等等,她微妙地认为自己身上的某些东西对家里发生的一切负有责任(比如她认为自己无法控制的恐怖的幻想会伤害到母亲,希望排空那些念头),因而她想通过把自己抹去这种方式(变成空的),让母亲能够平安归来。这种想把自己抹去的状态,后来延伸到了她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她空虚感的其中一个起点。

另外,母亲的险些死亡,父亲的失去, 让她无法简单地面对冲突、愤怒、失望等等消极的情感。当这些情感出现时,她的那些极端痛苦的记忆会被唤起,给她带来无法承受的痛苦。因而她用“空虚”、“感受不到一切”这种方式使自己稳定。

母亲回到她身边之后,她们至今保持了一种日常式的表面的关系。她们住在一起,但母亲对她诡异的作息和明显的症状都如同看不见,她也从不和母亲谈论真正重要的话题。但她们都似乎满足于这种疏远而在一起的方式:一段空虚但安全的关系。她用空虚维持着这样一种和谐感。在咨询中,她也用同样空虚的沉默来维持一种没有冲突的“和谐“。

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地,她能感觉到、并能更详细描述出,她的空虚中存在着的多种层次,而且她能把空虚的感受和不同的记忆联系起来。比如她意识到,之所以她会希望自己能消失,一部分是因为,当她小时候住在亲戚家时,她感到很不舒服,因此她希望亲戚能“看不见”自己。又比如,她想起自己在感到空虚的同时,会觉得时间流逝得很慢,是因为她小时候总是满怀恐惧地等着母亲从医院回来,在当时的她看来,这段时间漫长得仿佛不会结束。

通过将空虚与具体的记忆关联起来,她赋予了空虚更多的意义。渐渐地,她能感受到更多的情绪,并且能识别出哪些事物触发了她的空虚感。她注意每当她尝试和自己的妈妈分开时,就会产生强烈的空虚感。尽管表面上A总是声称她和自己的妈妈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在A体会到更多情绪后,她在治疗过程里表现出了大量的宣泄行为,愤怒、攻击咨询师等等。在治疗关系中,A在空虚掩盖下的敌意、攻击与冲突得以表达。在治疗的最终阶段,A与母亲分开,从家里搬了出去,并且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不过,在经过了治疗后,A空虚感并没有彻底的消失。因为彻底地消除空虚感是不可能的。与其他任何一种负面情绪一样,一定程度的空虚感,也是生而为人的一部分。只是它的强度与频率,不会再变得令人难以忍受。

这就是一个通过识别在空虚的掩护下的,大量冲突的愿望、幻想、情绪,而治疗空虚/无意义感的案例。我们能够看到,能够面对自己的负面想法、不畏惧表达冲突和敌意,(也包括不畏惧自己的欲望)在破解空虚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当一个人可以清晰的感知到空虚下面的愿望,幻想,情绪,冲突等种种心理活动的时候,当TA可以清晰的和如实的和自己内心体验待在一起的时候,则“空”的感觉自然也就被消解了,,因为TA摸到了“实”!!!!

上饶深蓝心理咨询精神分析小组(第五期)成员招募

前言:
有一个事情,我不得不承认,有一本书,我“无耻”的看过6遍,从最早期的懵懵懂懂,到慢慢的进入其间被深深的吸引,再到后来的反复摩挲,内心深处有着一种“好书读完再无此书”的惶恐

在我觉得,美国前精神分析协会主席Nancy Mc Williams的《精神分析案例解析》是一本所有精神分析取向的工作者必须看,也必须忘掉的书籍

说它必须看,是因为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在咨询室内要了解你对面的当事人,你除了你的人生经验,除了你的咨询师身份,你必须有一个可循的完整的套路以及方法,去了解他的方方面面—比如,他的心理发育状态,他的防御机制,他的情感模式,他的认同评估,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他的自尊水平,他的病态信念等等,没有这些,那你所有的咨询都是空中楼阁,,,

说它必须被忘掉,是因为心理咨询说白了,就是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的相遇,在相遇里感受,在相遇里理解,在相遇里存在。在咨询室内,尽量的做到人和人的相遇,任何的理论都是这个相遇的障碍,理论不应该是咨询室的主角,人,才是!!!

客观性,解释性,指导性,是几百年来,在人类掌握了足够的知识,进而妄图取代神以后,做的最为愚蠢的事情,它深深的伤害着每一个渴望自由存在的心灵
而主观性,投情性,我和你在一起,在这场所谓的“知识即权力,知识即正确”的运动里,渐渐式微,,,

我不是神的信徒,我知道神在世间留下了人类心灵发展的草蛇灰线—就像我上面所说的可循的套路与方法。但是,我更知道,这些草蛇灰线,只是每个当事人浩瀚心海中的一个路引,进的门后,一切都该被忘掉,然后用你的整个心,而不是知识,和当事人在一起,,,

而阅读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它会尝试性的告诉你,如何去知道一切,然后把一切又都忘记,,

对于可能参加的组员,我对你们可能会有以下期待:

1:希望你对成功的概念不是迅捷与快速,希望你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2::希望你进入这个领域只是因为对他人或对自己内心感兴趣
3: 希望你感兴趣的不是知识或者心理学所谓的光环以及外在可能的利益
4: 希望你不是一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因为我们要进入自己或者他人的内心世界,里面也许有很多阴影与黑暗
5:我们不担心你或者好为人师或者沉默寡言的性格,但是我们担心你完全忽视自己内心世界的另一个自己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6:你的自恋在这里将被得到保护,你的即便是毫无逻辑道理的观点在这里将被得到珍视,同时我们希望你把这样的保护和珍视传递给小组其他成员
7:我们都知道,是否拥有心理咨询师证书,并不是你能否开展实际咨询的能力标准,所以你是否是心理咨询师我们并不在意,我们在意的是你的内心是否常常涌现出对人性“为什么,是什么”的发问

小组的活动内容:
1:在整个20周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只精读这一本书《精神分析案例解析》
2:尝试性的让小组学员学会如何去评估你的当事人的人格发展水平
3:在理解当事人人格发展的状态的情况下去和当事人如何的开展临床咨询
4:理解人和人是不同的,理解—面对每一个当事人,咨询师最好发明出一种只针对这个当事人的独特的疗法–这句充满了人本,人文关怀,咨询师的呕心沥血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又如何去具体在咨询中体现

小组的设置:

1:小组成员6-8人,活动期间不会加人,当然我们也希望不减员
2:小组活动5月中旬开始,活动20次,每次两小时,具体每周的那一天成员召集后具体讨论,节假日顺延下周
3,小组成员的收费每人1200元,中途退出者费用不退
4,小组成员若有两人同时在某天请假,则当天活动取消,顺延下周
5,小组活动与临床咨询设置相同,请假者请提前六小时通知,否则不予认同

小组带领者的介绍
1,颜毓飞,主要工作取向:精神分析,现在工作单位:上饶市深蓝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2,培训经历,辗转于南昌,合肥,杭州,长沙,武汉,
3,需要更多了解我或者我们请查阅我们的网站 http://srslxl.com
4,我的电话:0793–8278723

PS:本次小组活动,是本中心近年来活动中,最长程的一次,时间上可能会跨年,请报名学员谨慎考虑自己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