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内所发生的某些瞬间
咨询室是个神奇的地方,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生命故事,有时,一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瞬间,其间却蕴含着很丰富的潜意识信息,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就是在工作中理解这些信息,并解读出这些信息对当事人的意义。
在我这些年的工作中,有些情景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出现,可是每个人对这些情景的理解,以及这些情景对这些人的意义,又会各不相同。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当他们出现在我的治疗室里,他与我之间所激发出的内容,是我们共同的作品。如果他与另外一个咨询师一起工作,可能会与在我这里有完全不同的呈现。非常难得的我曾经遇见过一个同时在我这里和在另外的咨询师那里同时接受咨询的当事人,向我谈起这里面的不同。他说,在我这里,会更多的谈到与母亲的关系,而在另一个咨询师那里,会更多谈到与父亲的关系;在跟我一起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感受到的来自咨询师的温情,而跟另一个咨询师一起工作时,感受到的是咨询师的力量。我想,这些感受上的不同,除了咨询师的工作风格的确是不一样的,还有更重要的是两个活生生的人在互动的过程中,彼此所激发出的情感是独特的。因为其独特,所以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那些看起来很相似的场景,却不能给出统一的理解和解读。对这些场景的解读,只能放到两个人的互动背景中去理解。这也是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尤其是精神分析式样的心理咨询的诱人之处吧—-永远会有很丰富的潜意识内容去供我们探索。
比如在曾经的一次咨询工作过程中,一个已经同我一起工作了近一年的小姑娘跟我说起她的同学,那个女孩子的优秀是让她感觉有些不舒服的,当我试图去了解,她对我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情感时,我问她:“你会对我有类似的感觉吗?比如嫉妒?”她定定的看着我,那让我感觉有些忐忑,然后她慢慢地说了一句:“嫉妒这个词不准确”,我再问:“那,在你的感觉里,什么样的说法更准确些?”她继续定定地看着我,然后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说了两个字:“仇-视”,我看着她,心里突然感觉轻松了许多。很长时间了,她接连出现些状况,似乎她被某种看不见的内心力量牵着,在不知觉的破坏着我们的咨询关系,这个破坏的力量一直是让我感觉有些担心的。但是,当我听到她说出“仇视”这两个字的时候,我突然感觉,那个破坏的力量已经被她自己看见并意识到了,我们现在可以有机会去看一看她内心的仇恨,而不必因为躲着这两个字,却又无意识的去做些伤害我们咨询关系的事了
(说明下,在咨询室内当事人会被触发出对咨询师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讨厌,比如喜欢,比如觉得亲近,比如觉得平淡,所有的情绪都是有可能的。那种以为当事人和咨询师只能是尊敬和被教育的关系模式,一方面是不了解心理咨询,另一方面是隐约的把学生和老师的模式套在了咨询关系上了,而且心理咨询谈的就是情绪,各种真实的情绪,而且即便是生活中学生对老师就没有其他的比如说各种正面负面情绪么?!)
咨询室内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瞬息万变的场景,去理解这些场景对当事人的意义,才有可能与他共同创造出新的人生风景,当然,这个创造和改变的过程可能是很艰难的。对于治疗室里一些常见的剧目,每个咨询师可能都会有他自己很独特的处理方式,而我的处理方式,最初的时候,更多来自我的督导老师的建议。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慢慢发现,很多时候,那些非常独特的瞬间,还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可以遵守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与自己的不确定感共处,在不确定中等待理解的浮现。
(PS: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咨询室里的工作需要放到互动的背景中去理解,所以处理起来也没有一定之规可以照搬。下面这些,列出来仅供参考,但绝不是处理范本,取用请谨慎)
A:迟到
迟到是心理咨询工作中常见的情况,通常会与阻抗有关。从现实层面上看,迟到的人每次迟到都会其解释得通的现实理由,但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去与他探索他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往往也会发现,在他的迟到背后,有一些他自己尚未觉察,或是一时还难以表达的情感在起作用,而迟到本身,就成为表达的一个方式。比如一个对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有很多恐惧的人,他可能会借助于迟到,来帮助自己离开面对自己深层的情感;或者一个对咨询师有失望或是愤怒的人,可能用迟到来表达对咨询师的攻击;一个无法确认关系是否安全的人,也可能用迟到来试探咨询师对他的容纳度等。
迟到对每个人的意义可能是千差万别的,处理迟到也是咨询中很重要的工作内容。面对当事人的迟到,咨询师可以在约定的工作时间在咨询室中等候,而不必太早进行干预,不必打电话询问等。因为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自己一些机会去了解,当事人这次是迟到还是不来,如果是迟到,可能迟到多长时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素材,在之后的工作中,在恰当的机会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
当然,咨询师也不能在约定的时间段去做其他的事情,一方面,我们不知道当事人什么时间会来,如果他来的时候咨询师没有在,可能会让当事人感觉受伤。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到而我们自己没在,也可能会在我们自己的潜意识中形成某种影响性的动力,比如内疚。这些额外的影响因素会影响到咨询工作的进展,所以要尽量避免。
B: 突然离开
有时候,在咨询进行中,当事人可能在某种特别的状态下,突然提出离开。如果他征求咨询师的意见可不可以离开的话,就留给了咨询师一些机会去讨论,是什么让他此时有了要离开的冲动。如果他没有留给咨询师讨论的机会,直接离开了,他的离开,很可能是一个见诸行动,而他的见诸行动又没有给咨询师留下去理解和解释的时间,这就像是当着咨询师的面砍了自己一刀,然后又把治伤的药从咨询师手里拿走,这可能是对咨询师一个很强烈的考验。咨询师此时能做的、要做的事,就是在这个咨询时段内,坐在咨询室里等,而不必去阻拦他。有时,当当事人情绪平静些的时候,还会自己回到咨询室里来,如果这时他看到咨询师很稳定的坐在那里等他,这本身对他就有治疗意义,因为他的离开本身可能是在试探他在咨询师心中的位置,咨询师的等待,会带给他稳定和接纳的感觉。如果当事人并没有回来,在之后的工作中,还是可以在适当的机会把他的离开拿出来讨论的。
当事人的突然离开背后,往往有着很强烈的情感内容,自然的呈现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双方对他的内心世界有更完整的理解。所以,这种突发的情况,在能确保当事人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咨询师尽量不要去干涉它的发展,不必拦住他,而是要努力让自己承受住这个过程中的焦虑,等待合适的机会去处理这个过程所承载的内容。有时候,当事人会因为咨询师没有去干预他而愤怒,他们可能会将没有干预感受为咨询师不关心他,当这部分情感浮现出来时,恰是非常重要的去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的机会。如果我们当时去拦了,这部分可能就失去了呈现的机会,反而会干扰咨询的进程。
C:取消咨询
当咨询的过程遇到某种阻力的时候,咨询工作可能就会变得动荡不安,原本当事双方约定的咨询时间可能会变成不那么有保证,当事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取消咨询。这种动荡本身,可能也恰是来谈者内心的状态,因为他们无法承受或是很难处理这种动荡感,所以会把这种动荡感投射到咨询工作中,会用更改咨询时间或是取消咨询的行为来下意识的呈现出内心的动荡感。这种动荡,可能是对咨询关系的怀疑,可能是对咨询过程的失望,可能是对面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恐惧,也可能是前面的某次工作唤醒了他内心无法承受的内容等等。所以,当咨询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动荡现象时,咨询师需要让自己静下来,去回顾前面的工作,从而帮助自己理解工作的进程中,有可能发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性内容。
在理解的基础上,也要再度审视咨询设置是否被很好地保护,因为设置本身可以保护双方在咨询中的动力。保护设置是咨询师的任务,当咨询师无法拒绝当事人频繁要求取消或变更工作时间的要求时,表面上看,咨询师对当事人是宽容的,但对于当事人的内心来讲,这有可能反而是不安全的。因为他破坏设置的动力,可能是在寻找边界,如果咨询师可以守住设置,那他也就知道了边界在哪里,所以内心会安定下来。如果咨询师一直妥协,那他可能会感觉咨询师是没有能力保护设置的,进而会感觉咨询师是不能保护自己的,所以,他反而会感觉不安,会破坏咨询进程。
对于当事人取消咨询的动力,需要咨询师小心处理,取消行为的背后,往往有让他感觉很不舒服或是难以承受的内容。如果咨询师可以感受到取消咨询背后的恐惧、失望、挫败等等情绪,就可以在这些层面去共情他的这些情绪。当他感觉到他的这些情绪是被自己的咨询师所接纳或是所理解的,他就可能产生继续探索的勇气。
D:梦
梦在精神分析式样的心理咨询中,是非常有用的内容,所以业内才有“梦是送给咨询师的礼物”这样的说法。梦常常会给咨询带来突破性的素材,不过,有的时候,梦也会成为烟雾弹。有时,当当事人去谈他的梦,恰恰是他逃开触碰自己内心的时候,因为他可以借助于梦来填满与咨询师之间的空隙,从面避免直接面对咨询师。所以,在工作中处理梦的时候,也需要咨询师保持相对的敏感,去评估此时此地,去理解他的梦重要,同时还要去理解这个时候他为什么报告他的这个梦。
有的时候,咨询师自己的梦也非常值得关注,因为咨询师的梦本身,可能也是重要的反移情内容。曾有一次,我与一位当事人的工作在前面非常顺利进行的情况下,突然变得停滞起来。他对自己的情绪感受开始变得无法体验和理解,我也感觉在我们的工作中,我自己就像是被锁住了一样,无法前行。那些天,他连续报告了他的几个梦,那些梦的内容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在对他的梦工作中,我们看到了他早年的一些创伤。随后,我做了一个很惊恐的梦,那个梦的内容很像电影《夺命深渊》的情节。当我把我的梦与他的梦联系起来时,发现了其中非常重要的联系:向下,进入深处,恐惧。这让我明白了,当我们的工作正在进入他的潜意识深处时,因为对深入的不可知和不可控,他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恐惧,是这个恐惧,使我们的工作陷入了停滞状态。当我共情了他的恐惧后,他内心也滋生出了探索的勇气,之后我们的工作进入了平稳深入的过程。
E:咨询费用
咨询费用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我曾经与一个小姑娘一起工作,可是她的妈妈认为我的咨询费那么低,感觉不靠谱,所以带上女儿飞到某大城市去了。另一个小姑娘,因为觉得来找我做咨询还要交费,感觉我是个恶人,所以,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去处理她对于交费的愤怒。另有一个人不直接跟我谈费用,但是他会给我讲故事,他说他看到某个教育大师为了鼓励孩子努力学习,他每天当着孩子的面从妈妈手里收取一块钱,那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学费,然后再背着孩子把钱还给他的妈妈,他希望我能学学那位大师。还有一个人每次都很主动的交费,然后告诉我他交费之后的生活如何辛苦,为了能来见我,他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了我,而他自己过着很艰难的生活,在与他的工作中,我对于收取他的费用,常常会感受到强烈而不合理的内疚,而这内疚的情绪模式,恰是他与母亲之间的习惯的情感关系模式。
这些人对于咨询费的态度如此不同,其实,他们都是借着咨询费来表达与我的关系,而与我的关系,其实是他内部客体关系模式的投射。所以,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他所感受到的那些对他重要的人在他内心形成的印迹不同,所以当他们对着我这同一个人时,产生的关系就不同。在咨询工作中,当当事人谈到咨询费用时,去理解费用对他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他们在与我们谈钱,但真正谈的,是钱所代表的关系,所附着的情感。所以,在咨询工作中,保护好关于收费的设置,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设置之内,当事人所呈现出的这些关于钱的感受,就有了理解的参照值,若设置是被破坏的,对于呈现出的这些内容,因为变数太大,就会变得难以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