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被沉浸在“客观”这个词的语境中。无论是语文、政治、其他教育或日常对话中,客观这个词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很长时间从未怀疑过,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客观求是这句话,一直觉得那就是真理。加上系统深入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教育息息呼应,更加毋庸怀疑。
可是随着渐渐长大,开始成长,困惑就来了。为什么实事求是了,努力争取到的客观,却那么的让人脆弱和痛苦。为什么那无法让我真正领悟?很长时间我们就像迷失在森林中,看不清前方,也看不清自己。我们知道自己好像把那弄错了,但具体是哪里却真的说不上了来。但内心深处真的无法让自己信服。
带着这样的疑问去学习心理学,进入咨询行业后,那种“哪里弄错了”的疑惑更深了。看看这样的对话————
场景一、丈夫对妻子愤怒得说:你要什么?车子房子都有了,你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比起以前艰苦的岁月什么都没有现在不是强百倍吗?一直耷拉着脸给谁看。妻子一脸灰暗,抑郁得无语。
场景二、焦虑的母亲对孩子说:我们这么辛苦是为什么都是为了你?样样依顺你了,你有什么不称心的?孩子冷漠得转开了头。
场景三、一名社会成功人士,有好房,有名车,有一切认为成功标志的行头齐全,莫名得了抑郁症,他喃喃说:我怎么感觉不到自己?周围亲友感觉非常迷茫和不解。
这些是当心理咨询中常见的场景,用我们原来的认知系统无法去解释,什么是客观?谁定义的,勉强能定义了,怎么感觉那么苍白。甚至在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考试中都会说咨询师需要客观中立。可是怎么做?客观的标准是什么?中立,我们能完全抛弃自己价值观,空着对话吗?不,真的勉强去做了,来访者反馈却很糟糕。在以上的对话场景中,根本找不到客观这一评判标准,因为无法当事人内心的解释痛苦。
在这种找不到答案的困惑中,继续参加学习,偶然的机会和一个美国的荣格派心理学家罗伯特沟通的时候,我的习惯语境跟他说:客观来说,,,,,他打断了我,并纠正说:没有客观,都是主观对主观。他说这话的时候,我愣住了,久久反应不过来,又过了几秒,感觉像有一道光冲亮了我的头脑,跟醍醐灌顶一样。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
接着在电光火石间忽然想起康德的哲言: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你眼中认为熟悉的杯子,是喝水的,也许在非洲部落里是认为神器,也许在南太平洋群岛的部落里认为这是尿壶。也就是说,一个物体究竟是什么,它并没有客观的标准,而在于你内心主观的认定它是个什么样子,于是客观上它就成了你所认定的样子。甚至当你主观的认为杯子是杯子的时候,别人认为你是个傻子,明明就是尿壶嘛!所以这个杯子是谁定义的呢?我们真的知道确认它是杯子吗?不,随着千变万化的情景,千变万化不同的人,我们无法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好吧,我尊重我的“不知道”,保持一切敬畏和开放,理解反而流动起来。在看过盗梦空间后,我有个朋友经典得调侃到:现实,是我们最深沉的梦!佛陀亦深切洞察: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回归到以上的对话场景中,每个人都否认了无语的妻子,冷漠的孩子、抑郁的成功人士的内心主观世界。当一个人的主观一直是被否认的,他的主体感是被湮灭的,那他的现实世界就是灰暗、毫无生机或充满毁灭的一片,这是任何外在客观都无法改变,这才是他们的现实世界,痛苦才是现实。只有当一个人的主观被肯定,他的主观世界被认可被关注,他才能鲜活流动起来。这并不是你做了什么决定的,而是你做了什么?对方的感受是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愿意去尊重到这点,尊重对方的主观世界,他才能从你这里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感是互相照耀的。在我观察中发现,这是关系中能让彼此感到幸福的非常重要的一点。
王阳明说,当你未见此花时,此花于你同归于寂。当你见此花时候,此花与你一并灿烂开来
把这话改几个字,这用到心理学领域—–当你未见他人主观时,你和他人同归于寂。当你和他人彼此观照彼此的主观时,你们开始一起鲜活起来